办公楼的“秘密”
□特约记者 刘玲
一栋25层高的办公楼,在城市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宇群中并不起眼,唯有在其管理者眼中,它是一个“发热体”。
就像通过红外摄像机看到的那样,这栋地上25层、地下两层的办公楼,从早上6点到凌晨,通体遍布红点,逢上下班高峰或大型活动、会议,红点就越加活跃、密集——这是遍布于这座大楼的碳排放足迹,每一个红点的背后,都是能源的消耗、费用的支出。每天,这栋楼的人员吞吐量超1500人次,车辆进出370台次,电梯要上下5000余次;每年,这里召开的大小会议多达5000余场,就餐人数约40余万人次——这是它发红发热的原因。从2019年开始,这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6号的办公楼开始变“冷”,年能耗当量折为标准煤计,从2018年的854.95吨降低到2019年的749.23吨,人均综合能耗随之下降了12个百分点,能耗消费年成本节约了60余万元。
运行成本降低了,可在此进出的人们并没感觉不便。川庆机关事务中心整理汇总的2019年度“四合一”考核评分表显示,使用这栋办公楼的总部机关及相关单位,每季度根据物业、安保、文印、云打印服务质量打分,一年下来,累计评分均创新高,整体满意度高达98%。这大大出乎持“降本就是降服务,减成本就是减保障”观点的人们的意料。那么,这栋办公楼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一年来,这里发生了什么?
秘密1 紧盯能耗大户 该出手时就出手
川庆科研综合楼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观念新、建设标准高,节能环保特点突出。楼内中央空调系统、电梯系统、配电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各司其职,智能又节能。但随着运行年限增加,设备设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加之越来越多的办公人员入驻,办公楼运行负荷一年比一年重,水电气能耗逐年呈上升趋势。2018年,电力消耗量达304万千瓦时,天然气消耗量达39万立方米,水资源消耗量2.483万吨。其中,能耗大户——电梯、中央空调、照明系统消耗不菲,加之用电用水计量仪表暂未达到三级计量全覆盖,跑冒滴漏很难精确定位,精准节能有阻力。
2019年初,公司给机关事务中心下达了年度节能指标,要求综合节能量降低2吨标煤。机关事务科科长刘文涛接到文件后,压力山大,从事机关事务管理10多年,他第一次接触到“2吨标煤”的概念,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达标。而日常工作经验告诉他,大楼的运转负荷一年比一年重,人员吞吐量、工作时长、会议频率等只增不减,只要有人活动,大楼就会耗能,不能为了节能去限制大家使用空调、照明、以及电梯,2吨标煤从何节约而来?
有要求就有行动。指标下达后不久,机关事务中心召集质量安全环保处、设备处、生产基地建设管理部座谈,虚心请教寻对策。几个部门特别给力,纷纷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节能从能耗大户入手!”共识一达成,刘文涛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不仅心里有了数,而且对完成节能指标信心十足。
2019年,机关事务中心紧盯能耗大户,做成了几件事:一是完善耗能二次计量,对中央空调、机房、电梯、餐厅等重点能耗部位进行监测,加强用能设备的巡查、测试、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跑冒滴漏。二是抓照明节能。三是调整空调启闭时间。四是优化电梯运行模式。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能耗大户“退了烧”,大楼管理者们的节能热情则高涨起来。年底一核算,办公楼实际综合耗能量同比2018年减少105吨标煤,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年度节能指标。
成绩有目共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王治平多次肯定机关事务管理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机关带头落实节能降耗相关举措,在降本增效方面成效突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公司开源节流带好了头。他时刻关注机关楼内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提出要精细化管控厕所热水器、空调开关、楼道灯、一楼LED显示屏等设备设施,鼓励机关事务管理人员集思广益,深挖技改节能、管理节能、群众节能的潜力,努力把川庆科研综合楼建成绿色示范楼、智慧办公楼,从而引领公司各级后勤保障工作上台阶,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惠及全员、惠及公司发展。
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发龙也多次肯定机关事务中心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行动和实效,认可其积极开展各相关方的协调沟通工作,希望其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秘密2 闭紧手指缝用心就能省出钱
时常有人向机关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石伟抱怨,说办公楼的电梯不智能,理由是明明还没坐满,为什么相邻两层楼的人不能分配进同一趟电梯?分开运载,不是更耗能吗?其实,只有置身办公楼楼顶的电梯机房,看看电脑屏幕上每台电梯的运行实况,听听从电梯间传递上来的哒哒声,才能深刻体会到这栋楼的繁忙,也才能由衷赞叹一句电梯的智能化选择。每天,电梯系统都会在上行客流优先模式、下行客流优先模式和午餐模式间切换,三种模式对应不同的人流状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少电梯启停次数,降低能耗,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相关人员送抵目的层。也就是说,不是一台电梯塞得满满的才是节能,相反,是越少启停、越快送达才是节能。
很少有人注意到地下停车场的照明光源发生了改变。2019年上半年,机关事务中心在摸清能耗基础数据后,绘制了一幅电力节能的蓝图,按照难易程度,他们首先把负一二层地下停车场的400盏36瓦日光灯更换成了200盏LED灯,这一换,年耗电量从63070度直降到14010度,一年下来节约电费近4万元。紧接着,他们又利用周末和夜间,从463间办公室取下了2778根灯管,12根灯管的照明效果和18根灯管相差无几,至今还有很多人没发现。2019年10月,他们又将大楼楼层的过道节能灯更换成LED感应灯,据测算,这一举措一年能节约电费近3万元。
实实在在的节能效果,激发了机关事务中心员工、物业工作人员的降耗积极性。通过仔细观察楼内人群的能耗行为,他们发现,离开办公室时,人们往往会忘记关空调,这个比率比不随手关灯的人更多。川庆科研综合楼有两台中央空调直燃机,每年消耗的天然气占据了年度天然气消耗总量的大部分;同时,它运行起来还耗电,是货真价实的“吞金兽”。冬夏两季,空调是刚需,不能因为要节能降本就不用,怎么精打细算地用?成了课题。
在地下负二层的直燃机工作区里,石伟和物业工程部的工作人员们一次次围着这两台庞然大物转圈,一次次讨论分析,终于想到了好办法。
他们把空调开启时间设置到早上6点半,关机时间设置到下午4点半,一来保证上班人流高峰时段空调温度适宜;二来利用余温保持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凡遇周末或晚间加班加点需要使用空调的人员,都需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后才能提供。这条规定能否不打折扣地执行,机关事务中心一开始也没底,到底多少人加班、加多长时间的班才能开空调,这个度完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难得的是,一年下来,此类申请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机关事务中心的良苦用心。机关事务中心也根据实际情况,要么为位于大楼两头当西晒的办公室贴隔热膜,要么提供风扇等电器以解燃眉之急。
中央空调系统每1摄氏度的变化,都会对能耗产生3%左右的影响。为了这1摄氏度,物业工程部的陈耀川每天下午都会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手动设置中央空调第二天的运行温度。调温原则是:春秋两季使之与室外温度相近;冬夏两季,则根据实际的室外温度做增减。手动设置虽繁琐,但为了楼里的人感觉舒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陈耀川恪尽职守,毫无怨言。
2019年,地方供能政策调整,天然气价格上涨,电力价格下降。为争取跻身直购电大客户资格,享受直购电交易优惠。机关事务中心加强与地方政府、电力管理部门的联系,主动汇报科研综合楼的用电情况,经多次争取,电力管理部门同意放低门槛,给予科研综合楼直购电优惠,公司电费支出因此下降13个百分点。
集团公司工程技术节能监测中心出具的《2019年度川庆科研综合楼能源审计报告》显示:在办公人员、设备负荷明显增加的情况下,2019年度的水、电、气能耗总费用比2018年减少了52.9万元。
秘密3 不追求绝对节能 把钱花在刀刃上
“服务、保障、管理、协调”,这是机关事务中心的工作职责。具体来说,要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确保总部机关正常办公秩序;要提升安全健康保障水平,打造安全楼宇、健康楼宇;要提升管理效能、确保机关规范、高效运行;要积极对外协调,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机关事务中心始终坚持和强调:没有基层,就没有机关。保障总部办公楼运行的经费,都来源于一线员工的辛苦付出,花的都是公司的利润,必须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各项支出要做到有标准、有质量、有水平。
维持一栋办公楼的正常运转,需要多专业的支持,机关事务中心把大楼作为招贤纳能的管理平台,把专业的事交予专业的团队打理,酒店管理公司、蜀渝公司、安检院、地研院、吉赛特公司分别承担起大楼物业、安全监督、文印服务、云桌面运维等工作,机关事务中心作为管理核心,积极与各方合作协调,共建共享,让科研综合楼成为大家展示实力的舞台。
为科学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机关事务中心找到质量安全环保处节能环保科做外援,节能环保科工程师吴彤推荐隶属于安检院的中石油工程技术节能监测中心为科研综合楼做能源审计。经现场调查、资料核验和必要的现场测试,2019年底,这份54页的《能源审计报告》面世。报告全面分析了科研综合楼的能源管理水平和用能状况,并根据薄弱环节提出节能措施和建议。针对楼内照明用电消耗,报告建议将全部照明更换为LED灯,根据这一建议,目前,机关事务中心正委托安检院测试4种LED灯的能耗效果,将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替换目前的照明产品,初测算,更换后全年照明用电将从19.73万千万时降低到10万千瓦时以下,节约电费5万元以上。
节能安全环保科、节能监测中心还建议利用新的节能技术,提升天然气和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为此,刘文涛与吴彤等一道前往远大空调考察,在走访了生产现场、改造现场后,拿到了中央空调直燃机的6套技改方案。经综合权衡和性价比比对,最终决定,在2020年,对两台中央空调直燃机进行快速稀停改造。改造后,空调停机时间将大幅缩短,从目前的90分钟缩短到25分钟,可有效减少能耗浪费,估计每年节约电费5万余元。
照明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的两项技改措施都需要花钱,但机关事务中心本着“三省三不省”的原则,果断决策,积极行动。“三省三不省”是机关事务中心决策的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钱不能省,保障安全的钱不能省,技术改造的钱不能省;要省就省能耗、省低值易耗品投入、省计划投资。2019年,机关事务中心为大楼安全运行花钱出力,一方面请第三方机构做“在用建筑年度消防设施检测”,另一方面多次开展消防检查,组织消防演练。为保障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以及维护空气质量,机关事务中心请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对食材进行抽检,又找中铁集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楼内空气指标进行监测,还邀请成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二次供水指标进行了水质检测。可以说,不该省的钱一分没省,毫不吝惜。
公司下属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办公楼和后勤保障服务,机关事务中心对其低值易耗品算了一笔账,发现这些零敲碎打的支出多年来只增不减,自2015年起,低耗品及小型维检修年累花费百万元上下,掰开看,涉及安全、清洁、会议、维修、餐饮五大类,从一个垃圾袋到一盒茶叶、一盒纸巾,日日消耗,积少成多,不可忽视。
怎样把这些“小钱”省出来?从2019年开始,机关事务中心转变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式,将其纳入预算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选商、统一结算。在充分发挥酒店管理公司社会供货商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借助电商平台货比三家,所有品类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单价明显降低,比如批量采购的茶叶、厨房用清洁剂等,单价下降了10%,节约效果立竿见影。
降本增效,从一切细节着眼。科研综合楼有23台云打印设备,伴随年打印量逐年上升,云打印设备故障率从2016年的121次增加到2018年的310次。一页打印纸不贵,但是一年用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但科研综合楼毕竟是机关办公场所,强行控制用纸量,搞无纸化办公一刀切,在短时间内不切实际,要省只有把控源头。2019年,机关事务中心组织云打印耗材选商谈判,用合同控制纸张、硒鼓等耗材的单价,这一举措促使云打印成本硬下降10%。
一年前,机关事务中心还对节能降耗指标心里没底;一年后,他们深信,只要把办公楼当成自己的家来管,节能降耗还存在很大潜力。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机关事务中心深刻认识到,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是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只要肯钻研、肯用心、肯行动,节能降耗并非水中月、镜中花;只要秉持“节约就是效益”的理念,机关的提质增效、绿色低碳之路一定细水长流;只要所有人都意识到节能降耗的必要性、重要性,办公楼的碳排放还会进一步减少,而大楼使用者的绿色行为习惯养成,会让机关等后勤保障机构的提质增效成果日益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