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弦
——记中国石化抗疫先进集体油田公共事业管理部
本刊记者 刘梦雪
庚子年始,一场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战役打响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油田公共事业管理部里一个个逆行身影彰显忠诚本色。
硝烟落定,油田公共事业管理部被评为“中国石化抗疫先进集体”。荣誉加身,曾经的抗疫人员却没有停下忙碌,他们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
舍小家为大家,
用行动书写忠诚
“截至11月22日,胜利工区报告没有职工和家属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周末,健康技术服务室的吴洪涛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认真核对汇总一周的疫情防控动态数据。从大年初二开始,吴洪涛一直在做这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他和公共事业管理部的同事们再没有过周末。
1月22日,集团公司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当日,油田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公共事业管理部牵头负责油田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指挥调度、技术保障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部闻令而动,立即组建了油田疫情防控办公室,分7路联系督导61个二级单位进行联动防疫,部里36名党员组成5个工作专班,安排了“7×24小时”驻班值守。油田疫情防控机制第一时间启动、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下达、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落实,吹响了疫情防控的“集结号”。
彼时的吴洪涛因母亲病危赶回老家,日夜照顾。大年初一,91岁的母亲去世后,他初二一早从简处理了母亲的丧事,当天傍晚就赶回东营,强忍悲痛投入了工作。
结合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的抗疫经验,吴洪涛起草了“油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复工复产后预防性消毒及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等5个关键文件。他将上级下发的150多份文件中涉及油田的要点逐一整理出来,经他汇总发出的文字达3万多字,成为油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重要节点保证
编者按:
在中国石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胜利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有7个先进集体及个人受到表彰。此前,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李恩朋被评为“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胜利人的担当精神。本刊于本期和下一期开设《抗疫先锋》专栏,集中宣传这8个先进,进一步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号召油田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坚决扛起责任担当,始终保持奋斗姿态,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防疫工作、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吴洪涛坚守了忠诚,公共事业管理部的全体党员亦如此。副总经济师刘东华已到退职年龄,但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作为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公共事业管理部负责防护物资统一指挥和调配。在防疫物资全国紧张的大环境下,物资的需求分析、采购协调、精准发放都需要刘东华时时刻刻盯得上。刘东华深知肩上的责任,对防护物资保障环节事无巨细。整个防控时期,公共事业管理部共配发口罩520万副、测温仪6000只、消毒液4.1万千克,为疫情防控一线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克服困难,主动奉献
吴洪涛每周上报的一周疫情防控动态数据虽只有薄薄的三张纸,却囊括了国内外、省内疫情情况,人员动态监控、重点地区的疫情形势和重点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动态监控的信息源自李百军带领的动态检测报告专班。
这个专班由11名不同岗位的女工组成,负责人员流动动态检测等疫情防控的统计、分析、报告,还要整理汇总各二级单位的日报告、零报告,工作强度之大可以想象。面对这些,“娘子军”们暂时放下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巾帼不让须眉,撑起了专班的“半壁江山”。
春节前夕,油田流出了7万人,涉及27个省219个市,去往湖北的就有1100多人,境外旅居工作人员9500人。几十万员工家属的动态信息一点不能有误,海量的数据全靠人工处理。深夜,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专班成立后,“996”已经是过去式,从零点到零点,一周7天不休息的“007”模式成了她们的常态。
长期高压下,公共事业管理部全员主动加班,承担重任,他们任劳任怨、毫不懈怠,用实际行动直面疫情“大考”。累计监控流入流出人员16万人次,落实94名密切接触者和1.4万名重点地区返回人员管控措施,确保了有效监测和把控。
原会计岗位的周莉,同时兼任防控政策解答的工作,疫情刚开始时,经常接到充斥着不满情绪的咨询电话。
一次,一个境外人员将周莉的热线电话当作了情绪的发泄口。通过安抚对方的情绪和后续沟通,周莉了解到对方于春节前去境外探视读书的孩子,疫情发生后因防控要求无法回国,十分焦急。周莉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在国外读书,以自身情况为切入点与对方交心,详细解释防控政策的要求。后期国内疫情形势转好,境外疫情变得严峻时,周莉又耐心安抚、详尽解释,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和积极配合。
疫情期间,周莉每天要回复30多通类似的电话,她们与油田疫情心理咨询热线一起,对来咨询的人员关怀慰问,用温柔的力量带给疫情期间的职工家属一份鼓励。
勇于担当,合力为战
动态监测专班的运行是公共事业管理部严密工作闭环中的一环。油田的全面部署、各单位的迅速行动,都离不开公共事业管理部的黏合剂作用。
张宝华作为综合协调专班的负责人,是公认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防控工作“管家”。所有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研究、重要文稿起草、物资保障协调,同地方、中石化、油田内部疫情防控机构的对口协调等工作都落在这个仅有4名成员的专班上。疫情期间,张宝华的电话铃声不断,每一次协调他都事无巨细。因为操心劳力,原本健康的身体出现了不适,为不耽误工作,他24小时佩戴着心率监测仪器。
张宝华的工作像是运转的链条,把各个齿轮连接在一起,促进油田防控这台机器高效运转。
油田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张宝华深知50万职工家属的防控难度,也深知如果将这50万人拧在一起将会是巨大的力量。为将防控具体落实到每日跟进,公共事业管理部建立了每日例会制度。
跨部门会商情况、研判形势、安排措施,实行“日调度、日督查、日反馈、日落实”。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防控工作机构,油田上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控工作体系,确保了日事日毕、事不过夜。
作为油田疫情防控牵头部门,在疫情初期,公共事业管理部落实油田党委“果断措施”,指导员工群众“就地立正”。
近50万职工家属“居家为战”,暂停全部聚集性活动,关闭104家食堂、354个活动室、停驶251辆通勤班车,停止跨区倒班、作业,连续生产单位保持最低在岗人数,用最简单的做法取得最坚实的效果,控制传染源头、切断传染途径。
公共事业管理部密织的防控网络下,协调派出1.4万人次配合地方开展交通管控、医学观察、人员排查、社区防控等工作,监控人员流动32万人次,开展核酸检测3.9万人次,构建起油地一体化联防联控战线。同时,在系统内统筹管理局、分公司、石油工程、中石化驻油区单位、改制企业,在职员工、非在职群体、随居亲属、承包商、承租户等,形成抗疫群防群治的有生力量。
防输入、严监管、控流动,油田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无报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为油田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较好保障。
在公共事业管理部党委书记朱吉忠看来,大事难事看担当。
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是一种担当;在统筹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中积极作为、精准施策,也是一种担当。担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年度重点工作,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需要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闯将,更需要以担当的铁肩扛起责任、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