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记公司十佳共产党员、信息管理部数采运维岗郝鹏涛
◇ 张雪红
负责运维的信息化系统连续6年签单运维费用为0,重大系统故障为0;组织开发的露点计算模型,让常减压装置腐蚀速率下降1.4毫米/年;成功实施了一个MES系统账号对应多个USBkey的集成方案;自主完成多套新建和检修装置MES系统;成功开发了MES系统趋势查看、巡检及位号查询等多套信息系统……这份亮丽业绩单的所有者是信息管理部数采运维岗郝鹏涛。他说,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生产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他说,踏实、静心地做喜欢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理想,就是让他沉醉的诗和远方。
郝鹏涛2010年7月参加工作,2017年入党。作为一名有理想抱负的技术人员,郝鹏涛总是尽己所能地做好所承担的工作。“既要保障生产信息系统平稳运行,还要根据生产需求做好技术创新,深度挖掘数据潜能,深化信息系统应用,用数据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把好关、服好务。”这个工作标准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让郝鹏涛取得了一项项令人钦佩的工作业绩,先后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9年郝鹏涛荣获集团公司信息安全突出贡献奖。
“举起右手的那一刻起,心里就种下了一份神圣的承诺”
身为党员,郝鹏涛对肩负的责任使命从不曾淡漠和忘怀。“从庄严地举起右手的那一刻起,心里就种下了一份神圣的承诺。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青春流逝容颜憔悴,都要坚守这份承诺和责任。”他认为党员就要时时为先,处处带头。
“他政治素养高、思想意志坚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是那种想在先、冲在前、干到位的好党员。”身边人的评价最真实。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郝鹏涛积极参加“四个诠释”岗位实践活动,用令人称赞的言行诠释党员的忠诚与担当,用实干有为诠释铭记于心的职责与使命。在信息管理部召开的主题教育分享会上,郝鹏涛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了交流发言。
“干工作就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以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好。”勤奋、敬业是郝鹏涛的工作常态,关键时刻冲在前、急难工作干到位是他的一贯作风。
2019年装置大检修中,郝鹏涛承担了新建装置和检修装置信息系统方案的设计、实施及沟通工作。为有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郝鹏涛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苦干实干。为使信息系统方案与装置实际更贴合,他每天至少两次到现场查看施工情况,不怕脏累地爬管廊、钻地板、铺线缆、调系统,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领导,再根据领导指令和各装置实际调整施工计划、解决发现的问题、协调工程进度,带领相关人员出色地完成了3000余米光纤铺设、一套常减压装置和加氢裂化装置DCS控制系统更换及二套气分等12套装置OPC服务器的升级工作,为公司生产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检修后的装置流程图修订中,郝鹏涛充分显现了抢前抓早的工作作风。为压缩各车间流程图修订占用的时间,郝鹏涛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加班加点地对修订中的问题进行连夜处理,使车间第二天就能看到最新版流程图。“有问题积极面对问题,问题不再是问题;有问题逃避问题,问题依旧是问题。”这个处事理念让郝鹏涛主导的流程图修订工作得以高效率完成,其中共修订了62套装置(单元)792幅流程图,处理问题位号5600余个,为生产调度、统计排产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把活儿交给他省心又放心,有事找到他,他会一帮到底,从无难色。”身边人对郝鹏涛的评价都很高。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大家都乐意找郝鹏涛,因为他总能细心、耐心给予指导和帮助,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对郝鹏涛来讲,事事为先还包含很多内容。如遇到有同事出差或家里有事无法值班,郝鹏涛主动请缨代替其值班。一次,有名员工生病住院,知道他家里人手不足的情况后,郝鹏涛跑前忙后地为他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接送其回家。“谁家的困难,他都会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并给予照顾和帮助。”郝鹏涛用不计较、肯付出的言行,树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让信息化创新,成为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的倍增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信息管理部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郝鹏涛善于发挥创新工作室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研发应用程序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公司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9年,郝鹏涛围绕信息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主持编制了创新工作室自主创新方案,确定了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和移动应用开发两个大类8个研究项目。郝鹏涛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精细核算、研讨,推动了各研究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工作室开发出多套实用的信息应用系统。如自主开发的PHD历史数据趋势查询、移动考勤订餐系统等多款应用程序,既方便了业务人员,也提高了相关工作效率。郝鹏涛还运用掌握的信息技术,为公司实现了信息系统巡检、系统数据查看、数据核对、数据导出等业务操作,全面提高了公司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今年以来,随着公司装置掺炼俄油比例的提高,装置的低负荷运行造成常顶系统管线腐蚀速率加重。对此,郝鹏涛利用一周时间开展技术攻关,每天加班到晚上12点多钟,用信息化手段对影响腐蚀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搭建模型计算出重要腐蚀部位露点,并将其整合到MES画面上。这样,就可以让管理和操作人员直观地查看到露点的实时变化,再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降低装置腐蚀速率。常减压装置露点计算获得成功后,郝鹏涛又加班加点地对其他8套装置的露点和胺盐结晶温度进行计算,运用信息化手段让这些装置的腐蚀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从好用向用好转变,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提质增效”
“要保证信息系统网络的稳定性、系统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就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作用,郝鹏涛一直勤奋而专注地努力、付出着。
MES等生产运行信息系统是公司调度排产、生产监控、计量统计和质量分析等业务开展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生产经营决策不可缺失的数据支撑。为做好信息系统运维工作,郝鹏涛提出了“软件故障不过夜,硬件故障不跨天”的维护原则。他积极应对、分析、处理信息系统运维中的故障,及时对典型故障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并分享给其他运维人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团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郝鹏涛无私地向团队成员传授处理故障的思路和经验,有效提高了信息维护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MES系统重大系统故障为0,连续6年MES系统签单费用为0的佳绩。
在提质增效攻坚战中,郝鹏涛的表现可圈可点。集团内其他地区公司对新建和检修装置的MES系统集成是通过MES系统项目组来实施完成,每套装置实施费用10至15万元。为降低费用,郝鹏涛不畏辛劳,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集成实施,为公司节约了上百万元资金。在身份论证2.0集成项目实施中,郝鹏涛改变一个USB Key对应一个MES系统账号的做法,通过反复计算和实验测试,实现了一个MES系统账号对应多个USBKey,减少MES系统帐号400余个,每个账号年使用费用130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公司节支50余万元。
“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起来就不会累,灵感也会喷涌而来。”工作给郝鹏涛带来快乐,让他迅速成长。他说要加倍努力工作,在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多付出、多做事。如果说爱是世间最美好、最强大的力量,那么热爱工作的郝鹏涛所拥有的,就一定是最有能量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