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9-28
浏览: 44
字数: 1474

心有牵念岂得安然

——弘扬新时代海油精神之“海油少年说”系列之六

心有牵念岂得安然

——弘扬新时代海油精神之“海油少年说”系列之六

□ 本报记者谢梦远

“我专业对口,以为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可谁知第一次出海实习就心‘凉凉’。”

“以前自己也算个‘学霸’,没想到会被问到大脑一片空白。”

“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并不容易完成好。”

又到了入职季,每年这个时候,作为新媒体小编的我都会收到很多新员工的留言。尽管自己已不是初出校门的毕业生,但是每当看到这些失落与困惑,我也总会心有戚戚:刚入职时的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还记得第一次接到采访任务时,由于自负沟通能力不错,我并没有遵照老师的嘱咐提前做功课,没想到采访一开始就因为没听懂采访对象口中的专业术语而闹了笑话。

“自信”“大胆”的鼓励,伴随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但是一不小心也“惯纵”出我们的自满自大和对求知的轻慢;而当“循规蹈矩”被我们与“死板”“不懂变通”画上等号,我们还能否对规则葆有必要的敬畏之心?

“ 制度嘛,就是那么回事, 你还当真了!”类似的话,大家可能都听到过。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名长年霸屏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的大神,他叫张文进,是涠洲终端的一名安全员,因为每天都需要对厂区各个设备、流程和相关参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检数个小时,所以步数基本上都是40000+。不少人劝他,哪有那么多异常情况,差不多得了。他却说:“每一步都有意义,每一步都不能少。”

加盐用天平,给家具贴标签……把制度和规范化记于心的海油人,还常常把这样的“专业”带到生活中去,被家人戏称为“强迫症晚期”。

“视线、刻度线与杯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再用滴管缓慢加水,直至达到预定水量……”你以为这是配制试剂的场景?其实这是新晋奶爸质检员吴华福在冲奶粉。

可能有人觉得,怎么这些海油人看起来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顾虑这么多,累不累?

他们说,“是不轻松,但是一想到放任的代价,就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随着油田的快速开发,对于污染处置技术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去年,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碧海环保成立了油田固废处置技术团队,这支年轻团队仅由8人组成,在油田开发生产的“追赶”中专注于研发固废处理新技术。“只要我研发的速度够快,污染就追不上我”,他们怕拖延症一犯, 就违背了对“ 碧海” 的承诺。

确实,海油人总是这样“忧心忡忡”。从我们一入职,就不断被告知和强调,工作中的每一次“不以为意”,都可能会换来怎样的“追悔莫及”。

“‘ 三高’是啥? 就是高风险、高科技、高投入。”还记得刚入职参加新兵训练营时,老师曾向我们反复强调海洋石油工业的特点。北有海冰,南有台风,大海不是靠“人定胜天”的决心就能征服的。

去年,“海洋石油932”在渤中19-6 气田开钻后, 由于生产任务紧、人员缺口大,平台上来了25 名新人,但是时任平台经理的金景涛却没有安排他们即刻上岗,而是先用大量时间对大家进行了安全扫盲。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回忆起了往事:“我以前经历过一次事故,那时候急得满嘴火疱,虽然后续处置得当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后来每年到了那个月份,火疱都会莫名奇妙地长出来”。

一次事故,是他多年的梦魇,但也正是因为这份警醒,眼前的这群青年人学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安全第一课。

《后会无期》里曾有这样的感慨:“听过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事情,固然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真切的体会,但是也有些事情,即使仅仅发生一次,给我们带来的就将是难以承受之痛。

有了一个“怕”字,便没有了对侥幸的幻想,尽管辛苦,尽管疲惫,尽管流程繁琐偶尔也有倦怠,循环往复有时也不免烦厌,但内心总有所分明,行为举动也终归笃定。纵然脚下并非坦途,但有敬畏相伴,便来路可见,前路可追。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