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6-03
浏览: 38
字数: 2094

让那股气那股劲儿竞相迸发

——聚焦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记者观察之一

让那股气那股劲儿竞相迸发

——聚焦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记者观察之一

□ 海尤聲

“特殊时期,非常之举”,“一针见血,一剂猛药”,“总部带头,动起真格”……近段时间,在记者采访期间,屡有员工提及听到总部部门作风建设“七不准”规定的感受。还有人表示:规定列举的问题不仅针对性极强,有的现象还较有典型意义。

记者于是进行了一次探访。

最怕“ 四诀干部”: 推、拖、躲、卸

从海上转岗到陆地的小徐,谈起作风建设说:“工作中最怕遇到所谓的‘四诀干部’——推、拖、躲、卸,遇到事能推就推、能拖就、能躲就躲、能卸就卸。这会让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说毕,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两件事。

一次是分配年度任务目标。与某部门沟通时, 对方总是讨价还价,明明有潜力可总想留一手,推三阻四,百般折扣。

小徐无奈地说,个别干部求稳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如果设定的目标站着就轻易够着,还有“导向”意义吗?

另一次是某专项考核。一个基层单位要接受三个层级五次检查,每次都要经过事前准备、事中汇报、事后整改的流程,具体工作人员要不断携带材料往返于海上、陆地。这样的重复检查,结果只能是忙于应付,疲惫不堪。

一个是目标和任务的层层衰减, 一个是考核和检查的层层加码。事虽小,却都是作风问题的反映。

听到小徐的吐槽,记者又深入其他单位和部门进行了解。从大家的“画像”中,记者感到,这种现象和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能作为而不想为:心态庸懒散慢,只想安安稳稳,不想吃苦受累,平时爱当甩手掌柜,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

——想作为而不敢为:心态求稳怕变,稍遇到困难就浅尝辄止、鸣金收兵,遇事常念“拖”字诀,能拖一阵是一阵。

——敢作为却乱作为:心态急于求成,对上级部署心中无数、落实缺乏方法, 对基层诉求回应无策, 自己动下嘴, 下面却要跑断腿。

尽管大家认为,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少数,但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一样,从最小的涟漪开始,一圈一圈扩散成大循环。个别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如不及时遏制消除,就会如同侵蚀剂一般,腐蚀周边的环境氛围。

小徐感慨,在海上是火热的生产现场,每天都在创造历史,但在办公室,那股干劲和激情却渐渐消退了。

“老大哥”的“老大难”:不在基层干,不知基层难

记者最近走访两家单位不同的境遇,同样发人深省。

一边是拥有千人大军的“老大哥”,有着辉煌的历史、雄厚的实力家底,这两年却因各种原因订单不足,人力闲置,设备蒙尘,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另一边是成立没几年、仅有20人的“小老弟”,“技术饭”越吃越香。去年这支队伍挺进陆上,当年创造产值不逊色于“老大哥”。即便是在“寒风凛冽”的今年,生产经营“ 再翻一番” 的目标依然有望。

20 人何以“打败”1000 人?固然有各种原因,但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精神状态不同,工作氛围大相径庭。前者工作干劲儿十足,不管是和朋友聊天还是发朋友圈,都能看到他们毫不掩饰对公司的喜爱;后者缺乏干劲和激情,大家按部就班“ 机械” 劳动, 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什么原因?记者带着困惑,找“老大哥”那边的一些基层员工私聊。谁知话题一抛出,他们就“炸了锅”。

“多年以前干什么,现在还是干什么!个别干部抱着‘维持’心态,我们底下人再有干劲儿能有什么用!”

“我是工作最卖力的一个,但在‘轮流坐庄’的规则下,一晃好几年评优没有我。既然努力不努力都一样,那我还需要努力吗?”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中层干部,谁知他们也都有话要说。

“ 不在基层干, 不知基层难。很多人私底下说我‘除了开会啥也不会’,但谁了解我的苦恼。上午“被”开会,下午要开会,有时一天就要开三次会……老这样开会,我哪还有精力去管什么生产!”

“很多人抱怨检查太多,但我也无可奈何——各部门多头并进、层层加码,哪一个也不是由我说了算!”

“老海油”有话说:千难万难,担当了就不难

各说各的理,老同志怎么看?记者拨通了84 岁“老海油”张老的电话。

“ 归根结底还是干部作风问题, 缺少那么一股气儿、一股劲儿。现在再难能有海洋石油起步难?那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装备,就是凭着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念头,一生交给党指挥,摇着小木船出海去打井,顶着‘卖国主义’的帽子搞合作……哪一次的压力不比现在的大!”

千难万难,担当了就不难。只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位,作风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敢于担当, 勇于负责, 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 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员工反映的“ 推、拖、躲、卸” 等现象, 追究背后根源, 就是使命意识不足、党员观念不强、担当精神不够。

中国海油党组召开总部部门作风建设推进会,颁布总部部门作风建设“七不准”规定,以及刚刚发布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 + 1”工程实施方案》,就是从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入手,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的强烈信号, 着力涵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锐气。

担当是一种责任、使命,也是一股不怕困难, 能扛事的劲儿!“七不准”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党员干部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如果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意识,振奋精气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撸起袖子干, 心存志气闯一流,那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