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消费习惯” 强化资产创效
——油田应对低油价打好管理提升和提质增效攻坚战探析(三)
4月22日,英买油气开发部盘活40台套闲置资产,原来躺在库房“沉睡”的闲置高架罐、注水泵、试采分离器等资产,将陆续“上岗”工作,节约了一大笔投入。
“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下决心打赢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油田不将企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油价的回升,而是变消极“熬冬”为主动“冬训”,深入挖掘资产创效能力和挖潜潜力,最大限度地对资产进行优化盘点、处置盘活,真正让资产管理“动起来”、资产效益提上去。
从油田成本构成看,折旧折耗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不主动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将极大影响企业创效能力。财务处副处长何仲伟表示:“做好资产管理对于油田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低油价的当下,需要不断深挖资产潜力,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提质增效首先要从改变“消费习惯”开始。油田坚持低成本发展,重新审视产业链,从以往资产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挤出成本泡沫,不断扩大效益空间。
在固定资产投入环节上,科学决策、控制规模。油田严细认真做好资产写实、投资写实、成本写实等工作,摸清成本的“底线”,从资产质量状况、利用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精准识别高效、低效、无效、负效资产,为优化资产结构和合理配置、提高资产创效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坚决转变资产“重取得、轻流动,重占用、轻效益”的观念,确保无效益的钱一分也不花,无效益的油一吨也不要,无效益的项目一个也不上。
在生产经营压力较大的轮南油气开发部,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每项资产投入都要梳理成本动因,溯源成本短板,经过“会诊”评估机制、成本预测和效益评价模型的层层把关后,才可上马,全力让成本箭头向下、让效益箭头向上。
在存量资产经营环节上,加快流动,盘活利用。油田坚持修旧利废,鼓励资产利旧,为闲置物资和“新东家”牵线搭桥,加快调剂处置,使这些“沉睡资源”流动起来,从“低”库存向“去”库存转变,最大程度盘活闲置资产。与此同时,油田制定闲置资产转化利用措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塔里木油田公司闲置资产利用考核实施细则》,加大日常使用监管和调剂使用力度,完善利废约束机制,让闲置资产创造“真金白银”。
过好“紧日子”,各部门及单位逐渐把资产管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油田财务系统职能由“事后参考”转变为“事前参谋”,积极融入生产经营,分单位性质制定标准化财务分析模版,按月开展效益评价、预警,对各类资产运营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并严格在年度财务业绩指标中量化体现,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按照油田预算指标,各部门及单位转变观念,自我加压加码,逐级分解落实成本管控责任,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预算和计划管理,着力增加效益储量和效益产量,杜绝超预算、超计划安排。
短评:
资产管理水平是衡量一家企业管理能力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标准。在低油价的当下,需要我们不断检视自己的“花钱水平”、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练硬自身功,持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与传统只重眼前而缺乏战略的投入理念作战,与追求规模速度的投入方式作战,与缺乏评估、凭经验投资的行为作战,让“花钱”回归到有标准的价值体系,用效益导向和生产导向来评估、引导决策,用理性眼光来规划发展战略,不断增强驾驭油市波动和市场抗风险能力,让有限的钱花出效益、花出最大的价值。
(记者 王成凯 通讯员 姬文贞 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