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国石油风险探井轮探1井10毫米油嘴测试,折日产原油133.46立方米、天然气4.87万立方米,标志着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超深层勘探取得重大战略发现,证实了8000米以深依然发育原生油藏和优质储盖组合。
轮探1井的重大战略发现,是油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成果,是油田落实自治区、集团公司关于新疆油气业务加快发展战略部署的重大成果。
近一年多来,油田立足库车、塔北-塔中“两大根据地”,瞄准寒武系盐下、塔西南山前、秋里塔格构造带“三大新领域”,不断强化地质研究和物探技术攻关,加快寻找战略接替区,推动油气业务加快发展,陆续获得中秋1、博孜9、轮探1三个重大发现。
轮探1井目的层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钻深达8882米,完钻深度超过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钻探中遭遇多重难题,创亚洲陆上第一深井等7项纪录。其在8203米至8260米超深层获得工业油气流,在地质理论认识上突破了8000米超深层液态烃勘探“死亡线”,标志塔里木古老的克拉通海相盆地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打开一个重要接替层系和崭新勘探领域,证实寒武系盐下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范围广、潜力大,有利勘探面积2.3万平方千米,估算资源规模石油3.1亿吨、天然气3.3万亿立方米,油气当量约30亿吨,有望为塔里木油田油气加快发展提供新的资源接替区。
塔里木油气藏多为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类型、相态多样,具有塔里木特色。“十二五”以来,钻井越打越深,钻井过程中表现为多层多种重大技术难题同时出现,钻井难度全球少有、国内独有。
面对世界级难题,油田公司开展了长达30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批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国内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三大阶段。
从进军地下5000米深实现了轮南、塔中4、哈得油田的发现,到进军地下6000米实现克拉2、迪那2气田的发现,直接促成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用,助推我国能源结构大调整,中国从此进入“蓝金时代”。
此后,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向更深层进军,钻井深度一度跃过8000米以深,先后打成了克深7、克深902、博孜9等深井,一次次推动油气勘探实现大突破、大发现、大进展,使油气产量当量从当初的年产3.39万吨发展成如今油气当量产能达3000万吨,建成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