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五赫兹的牵挂
本报记者 隋泠泉 驻地记者 刘力
“顾站长,你站杜84馆平50井,电潜泵频率调高1赫兹看一下。”5月15日9时,挂断地质所打来的电话,正在厂里开会的曙采采七SAGD站站长顾百峰,并没将任务立即布置下去,看了一眼表,思忖着,马上散会,自己联系调度室要车,上站亲自调。
调电潜泵频率等参数,以往技术人员、普通管理干部都能干,但在今年的曙采SAGD站,只有站长、副站长可以。调参之后,要连续观察电流变化、井下温度变化等情况,“调好了产量增加皆大欢喜,但若调不好,我站产量出现波动,整个作业区都承受不了。”这项要求的规定者顾百峰说,“我俩来干,能比大家经验丰富些,否则万一电流过载泵停机,检泵耽误三五天,影响下来就是四五百吨产量,这些产量厂里以任何其他方式,都弥补不回来。”
载着顾百峰的值班车在苇塘中颠簸30分钟后,井场映入眼帘:高达2米的井口、橘红色塔架式抽油机、井口油管头法兰上醒目的红色硫化氢浓度提示标识……种种细节传递出——这里是SAGD百吨井。
顾百峰快步走进井口附近的电潜泵机组操作间,观察了屏幕上的计量传输系统片刻,随即按下按钮,他没有直接上调1赫兹,而是选择上调了0.5赫兹,40分钟,漫长又紧张,面对屏幕,顾百峰眉头紧锁、专注观察。
电流、压力、温度……这些参数的动态,在屏幕曲线上实时变化着,没有明显波动,顾百峰脸上却也依旧没有笑容。调参最初的半个多小时,每一分钟都可能有变数,顾百峰观察思考着每一项参数的细小变化,40分钟后,他松了口气,“还不错,挺平稳。”
为全面迎击低油价挑战,今年,曙采厂将“SAGD增产重调控”作为该厂二十个典型工作之一重点推进,实施以来,该厂SAGD产量已由年初日产1305吨,攀升至1375吨,最高峰日产1396吨,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今年只一季度检泵四次,SAGD检泵率创新低。“越是高位运行,越不敢有丝毫闪失,上去的产量,绝不能掉下来。”顾百峰语气坚定。
步行1公里回到井站值班房,顾百峰拿起取样员刚刚带回的井口取样袋,倒置认真观察油水分离,用手仔细按捏着取样袋感受黏稠度。顾百峰扎根SAGD一线十余年,多年经验让他靠手摸便能感知取样的含水情况。调参0.5赫兹,已让产量上升15吨,含水变化不大,顾百峰脸上露出一丝喜悦,“跑赢了上半场,下午还有一仗,要继续调高0.5,期待顺利。”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井口温度180摄氏度,井口周边被炙烤着,顾百峰穿戴着过滤式逃生面罩,围绕井口仔细巡查,高温热浪下,顾百峰的身影被折射得时清晰时模糊。下午再调高0.5赫兹,产量及各项参数会否有波动,顾百峰并不知道,“当前,从SAGD要产量,精细调参、各环节做好管控,低成本高回报,是提质增效的大事,每个人主动加压,把自己该承担的承担下来,企业就一定能渡过难关!”顾百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