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匠”挑大梁
——公司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田菁芳
“既能和公司领导面对面交流,又帮我们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这样的座谈真好!”9月1日,刚刚参加完公司技能操作骨干代表座谈会的质量检验中心化工化验车间班长王立明高兴地说。座谈会上,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一民认真听取28名基层技能操作骨干代表的发言,并对大家提出的提质增效和如何调动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积极性等方面的好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这只是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公司不断创新培训机制,通过完善评选奖励制度、建立大师工作室、成立高技能人才联合会等个性化培养模式,让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能工巧匠脱颖而出,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石化工匠”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激励+奖励,圆梦“舞台”等你来
“能成为像师傅一样的工人技师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感谢公司搭建舞台帮我圆梦!”9月8日7时30分,公司高级技师、质量检验中心化工化验车间员工刘秀华就已在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别看这个“80后”女生是集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技能人才、集团公司“最美青工”等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名人”,可工作严细认真,每天早来晚走的习惯从未改变。她的师傅就是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公司劳动模范王立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小刘成长很快。在公司,像这样的“明星”师徒还有很多。这都得益于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创造潜能?毋庸置疑,激励机制是有效的催化剂。公司先后出台了《高技能人才积分晋级管理暂行办法》和《技能人才创新创效奖励实施办法》,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方式,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拓宽晋升通道。今年上半年,公司共评选推荐技师121名、高级技师60名,分别是上一年的4.5倍和6倍。其中有26名“80后”员工“过关斩将”加入技师行列,为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公司还首次采用积分晋级制推进首席技师、公司技能专家评选,组织技师签订年度和聘期工作任务书,根据创新创效等积分情况晋级,让更多高技能人才在技能攻关、技改革新、技艺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师工作室,创新“阵地”攻难关
走进机械厂容器制造车间,只见弧光闪烁处,一台蓝色的“大家伙”正灵巧地挥舞着黄色“手臂”忙碌着,俨然一个焊接“高手”,短短几分钟,一个直径0.5米的接管法兰对接焊缝就焊接完毕,焊道光滑平整。这是于文忠大师工作室的创新力作,不但实现了焊接自动化,而且焊接质量又快又好,以前20天的工作量,现在3天就能轻松搞定。
“公司为人才成长搭建这么好的舞台,技术创新我们责无旁贷。”于文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边持续对焊工进行实操培训,提升焊工整体素质;一边不断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仅2019年,就完成技术攻关34项,提合理化建议120余条,上报五小成果1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为企业创效67万元。
创新驱动,人才为先。探寻公司科学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高质量”背后的人才“雁阵”效应:从百万吨乙烯的胜利达产到千万吨炼油的建成中交,从新产品不断惊艳“亮相”到“石化重器”勇闯国内外市场……公司每个奋进的足迹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为更好发挥高科技人才作用,集中解决生产难题,公司依托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联合会等形式,进行团队化攻关和项目化运作,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石化工匠”队伍,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工人技师左成玉和他的团队创新创效成果层出不穷,裂解车间很多骨干都是大师工作室成员。他们通过对两个轻烃分离塔进行技术改造,每年可为企业节约7000多万元。
腈纶厂“王金波技师工作室”以解决生产难题为突破口,团队成员多次在公司、分厂技术运动会上斩获大奖,聚合机泵拆检、112冰机国产化改造等生产难题在他们手中也都迎刃而解。
比武练兵,“云端”现场学习忙
近日,塑料厂线性装置造粒改造项目现场,由仪表车间员工常慧杰等5人组成的仪表联调小组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计划需要7、8天的工作量,为后续工作抢出了宝贵时间。“这都是平时岗位练兵锻炼出来的实战技能!”面对各种赞美,常慧杰笑着回答。
公司一直把岗位练兵作为技能培训的基础平台,通过“云培训”“现场大讲堂”“一岗精、多岗通”等形式提升员工实际操作能力,使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成为生产的“顶梁柱”。公司还通过开展生产技术运动会,对获胜员工授予行业状元等荣誉的同时给予相应奖励和技术等级晋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已成为公司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今年,公司在组队参加全国乙烯操作工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员大赛和仪表专业技能大赛同时,还承办了集团公司首届一线员工创新大赛炼化赛区的比赛,炼油厂等7家单位、26支队伍报名参赛,目前大赛已进入难题攻关阶段。
全方位、不同层次的“育星”管理,既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为“石化工匠”搭建了成才舞台,一支叫得响、立得住、有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在快速成长,一幅“专业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队伍提档升级”的发展蓝图正在大庆石化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