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25
浏览: 14
字数: 5072
推荐表: 查看

冲在保供一线 唱响战“疫”之歌

——辽阳石化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建设纪实

简要说明 该作品围绕辽阳石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当好“种子队”、当好“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巨人”为己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为防疫开足马力生产物资,用38天建成熔喷无纺布生产线,贡献抗疫力量

冲在保供一线  唱响战“疫”之歌

——辽阳石化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建设纪实

辽阳石化  朱晓芳

416558分,随着熔喷头喷出的白色纤维凝结成雪白的布匹,公司熔喷无纺布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干部员工群情振奋、斗志昂扬。经过全体参建干部员工38个昼夜连续奋战,熔喷无纺布首条生产线提前实现中交,并产出合格产品,极大增强了中国石油的熔喷布市场保供能力,为当前全球战“疫”防控,“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再添助力。

疫情突发,一“布”难求,口罩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短板。而作为口罩的“心脏”,小小的一层熔喷无纺布供应告急,供求矛盾巨大,价格持续上涨。数据显示,对标满足全国日产口罩1亿只的需求,全国熔喷无纺布的缺口在50%以上,每吨单价上涨10倍还多。面对熔喷无纺布成为制约口罩产能的“卡脖子”资源这一不利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医用防护物资供应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作用,增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保障供给、平抑物价。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在辽阳市调研期间,专门听取项目情况汇报。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在兰州石化、辽阳石化增建无纺布生产线工作,时时关注项目进展情况,明确表态:“加快形成熔喷布的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做好医用化工原材料生产供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的讲话掷地有声。

小小口罩,大大责任。迎战疫情,国有企业“种子队”要有“大担当”,人民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公司急疫情防控之所急,迅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的高度,于36日启动抢建2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的项目,辽化人憋足了一股劲,充分发扬“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加快节奏、全面介入,不舍昼夜、不讲条件,迅速打通产业链,形成1000/年产能,拼出了“辽化速度”。

迎难而上——尽显担当之勇

“今天开始,由亿方建筑工程公司负责的生产线土建、钢结构施工开始陆续进入,聚酯厂作为属地单位要严格按照疫情管理要求进行施工疫情监管……”38日,公司安全受控系统平台上,一条最新信息显示。与此同时,项目指挥部规划设计工作组4名同志火速抵达湖南邵阳与成套设备供应商紧锣密鼓进行对接谈判。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生产熔喷无纺布,是国家需要,是集团公司党组对辽阳石化的信任与期望,更是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对公司来讲,生产原料、工艺技术、最终产品都是陌生的,生产准备工作困难重重,使命在肩,勇毅向前,公司展现出了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大局意识,采取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多线并跑”的模式,牢牢把握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开车的“主基调”。

同时间竞速,与疫情赛跑。接到任务,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第一时间成立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白雪峰为总指挥的新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指挥部,将项目作为保障疫情防控、维护平稳生产、加快复工复产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整合资源、分工协作,所有前期准备、人员筹措全部到位,抽调43名专业骨干开展专题培训做好人员储备,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物资采购、生产准备、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8个专项工作小组各环节密切衔接,超常规推进措施落实,一手抓现场施工,一手抓生产准备,双向同时发力,全面加快进度。1天内完成项目选址和生产线项目建议书编制,2天内完成厂房清场,3天内梳理完成82项的生产准备各种技术资料,4天内完成熔喷布车间的建立、人员的确定、临时党支部的成立,5天内完成80%的生产设备、土建、公用工程、材料准备、电气仪表等专业300余项的工程物资计划统计上报……项目“闪电”开工建设。

冲在最前面,顶在关键处,支撑国有企业“种子队”担当的,是背后强大的组织保障。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一齐上阵,各负其责上演“火神山”速度,全体参建人员每天现场无缝对接,迎晨曦而起,披星月而归,从清晨奋战到深夜,争分夺秒,从厂房建设、防疫管控、安全管理、方案设计,组织施工、工艺、设备系统人员会审,技术装备、电气、仪表设备的性能确定及原料物资、设备采购运输和后续生产人员组织培训等各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对每项工作精确到人,按照“整体协同、刚性执行、快速反应、保障安全”的原则,紧盯熔喷无纺布项目现场施工进度,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每天召开项目推进会,整合总体信息,协调优化施工对接流程,研究解决设计施工、物资采购、人员培训、生产准备、安装调试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每日闭环管理,抢时间、争效率、求实效。

从零开始,主动出击。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和生产运行方,聚酯厂迅速行动成立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组,每天召开项目落实会。克服边设计、边生产、边施工等困难,对物资采购、资质证照办理、人员培训、安装调试等关键环节进行周密安排,根据项目进展制定生产计划。制定严密的防疫防控方案,派专人每日定时消毒、测量体温,为外来施工人员妥善解决就餐问题。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编制完成《熔喷厂房建筑图》《无纺布厂房(改造)屋面防水方案》等7个设计方案,统筹协调项目厂房主体改建、电气改造、设备吊装等施工,提前编制完成设备安装和投料试车方案,为满足设备顺利安装和项目按期生产开工创造了先决条件。

高效协同——诠释同心之力

仅用38天就将一座废旧厂房改造成符合生产标准的洁净生产车间,实现了熔喷无纺布项目中交,为后续设备入厂建设抢得宝贵时间。“38天”,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还饱含着公司相关部门通宵达旦的不辞辛勤。

与疫情赛跑,为项目护航,全体项目组成员吃住在岗位,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当天计划未完成不休息,明天进度未安排不睡觉;优化施工方式,倒排项目进度表,日结日清各项工作;党员突击队、团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迅速投入一线,现场监护、板材搬运、门窗更换、管线拆除、设备安装、打扫卫生、墙体修补;严把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管控,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进入现场人员全部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发放防疫口罩等基本物品,严防死守外来人员风险……

闻令而行,主动作为。虽然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外采价格并不昂贵,但任何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等到公司3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建成投产,即可形成聚丙烯、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熔喷无纺布、口罩等“一条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自主研发熔喷料势在必行。公司审时度势,决定依靠研究院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自主研发聚丙烯熔喷专用料。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尽快产出”“质量达标”就是指令。研究院迅速组建起熔喷料研发攻关团队,决心抢在熔喷布生产线建成之前啃下这块“硬骨头”。研究院院长王健亲自带队到南京与设备厂家洽谈,逐项确认技术参数和商务条款。新设备引进一锤定音,能否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熔喷料研发就成了剩下的关键一环。研究院产品深加工及市场推广小组主任赵晶带领团队通过自主改造、广泛调研,利用现有设备从10余种原料和助剂中制定生产方案,尽可能模仿熔喷料的生产流程,积累数据和经验。经过数次实验,团队生产出了熔融指数已经达到1200g/10min的熔喷料,各项参数完全达标。随着从南京厂商采购的熔喷料生产设备顺利抵达,330日,经过累计180小时持续配方试验和技术攻关,研究院最终形成3个稳定配方。生产出200千克小试产品,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可年产聚丙烯熔喷专用料2000吨,不仅为熔喷布生产线提供原料吃下“定心丸”,还可实现外销创效,而这一成果的取得仅仅用了22天。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的关键时刻,樊庆来主动请缨,转战万众瞩目的口罩生产线。工匠逆行,樊庆来拼了,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学习掌握熔喷无纺布生产技术,责任重大,困难重重。“我是党员,让我先上!”樊庆来主动请战。316日,新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培训正式开班,从兄弟单位精挑细选的19名操作骨干和聚酯装置15名得力尖兵迅速集结机电仪研修中心开启“朝七晚七”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高强度学习模式,有时甚至连续学习到深夜。樊庆来整个状态不止是忙,而是“拼”,他知道时间紧迫,早一天学有所成,生产线就能早一天上线,国家熔喷无纺布紧缺的形势就会早一天缓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边学、边练、边摸索,樊庆来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结构、工作原理,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早日顺利“安家”筑牢了坚实基础。

吹响“集结号”,跑出“加速度”。加强沟通、调动资源、拓展渠道,上报、催交、接洽,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直指项目早日建成开车,奋斗的足迹记录了项目进程:325日,完成项目2880米电缆敷设;331日,完成土建基础施工;331日,完成“非织造布制造”增项审批;45日,首批生产设备到货;411日,供电系统受电一次成功;413日,核心设备熔喷模头和螺杆挤压机顺利运抵现场;414日,生产线最后的主体设备喷丝板到位,工艺调试随即启动……各司其职、无缝对接,来自各单位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专业的攻关团队协同配合、不眠不休,物资查验、设备安装、单机试运、优化流程,每一位参建者奋斗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坚守初心——共谱战“疫”之歌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保供就是使命,更是国有企业‘种子队’的为国担当。看到熔喷无纺布项目进展顺利,国家急需的物资有了保障,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聚酯厂熔喷无纺布车间主任祁波夫说。项目早一天开工,早一小时把产品推向市场,早一分钟供给一线,就是公司每一位参建者的初心向往和努力方向。

锲而不舍、昼夜攻坚,马不停蹄、连续奋战。从接到公司抢建两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的通知起,作为新建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公司科技与规划发展处处长赵纯革没睡过一宿好觉,生产线能不能如期开起来、开得稳不稳,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为了做好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衔接,赵纯革建立日例会制度,协调各方力量来满足项目要求,跟踪所有方案的落实情况,并率领工作小组到达邵阳纺机,与供货商对接谈判,想方设法确保设备按计划到货。一样睡不踏实、紧张忙碌的,还有工程管理部主任苏茂盛,作为现场施工总协调,保障作业安全实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都落在他的肩上,掌管着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施工完不成,设备就进不来,设备不到位,生产就无法进行,他把繁琐的工作一项一项落细落实,合理编排项目进度计划,严格组织实施,加班加点抢进度,最大限度缩短工期,精心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只争朝夕、尽锐出战,齐心协力、时刻在线。聚酯厂生产技术科工艺工程师闫文艳负责项目协调,设计进度,施工设备及材料统计等工作,每天“朝七晚九”坚守在现场,由于疫情期间学校放假,她把孩子托付给父母进行照顾,早上孩子没醒她已出门,晚上孩子睡了她才到家。“妈妈,我想你了,你还管我吗?”闫文艳眼眶湿润地回答:“宝贝儿,妈妈在为国家做大事,值得骄傲一生的事,等忙完了,再陪你。”马鑫是从烯烃厂借调来的一名一线骨干,他每天盯在现场,在高标准完成施工监护同时精心做好属地5S管理。他说:“这次能参加公司熔喷无纺布项目建设很骄傲,能够成为参建者的一员让我感到无上的光荣,平时早上6点就到现场,晚上干到10点多吧,高峰期更是24小时吃住在现场,与大家一起感受战时状态,虽然辛苦,但心里很自豪。”

工程车、运料车穿梭不止,升降机、搅拌机运转不停,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在项目参建者的眼里,这些都不是困难,咬定目标不动摇,越是艰难越向前,提士气、鼓干劲、勇担当,一切只为了项目早日开工投产,公司全体岗位员工在现场穿梭忙碌,只留下奋战的身影、奔波的足迹:聚酯厂项目建设和防疫防控同步推进,每天多次对施工现场、公共环境进行消毒;物资采购中心多路出击奔赴全国各地重要物资、设备生产制造地点,全程督促落实主机设备和配套工具制造,保障物资按时到货;研究院完成熔喷料生产技术培训方案,做好技术技能准备工作,打通生产“最后一公里;生产监测部同步更新改造分析检验流程,攻关熔喷无纺布13个大类的分析检测项目,完成23项分析方法整理汇总,搭建起全流程分析检验计划框架……

不畏暴风骤雨时,恰趁春风起劲帆。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熔喷无纺布项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公司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辽化人将继续团结一心,鼓足干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当好共和国种子队、国有企业“种子队”,为新一轮东北振兴、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华彩篇章。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