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前,志存高远勇争先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阳石化两周年之际
辽阳石化 王志强
秋山映霞、硕果飘香,千里沃野、盈车嘉穗,又一个四季轮回,辽阳石化迎来了收获硕果与孕育希望的季节。
涌动的热流源自2018年的金秋,怀着对百万石油人的深情牵挂和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调研,第一站选择了辽阳石化,视察了刚刚投产的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亲切看望了干部员工,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一以贯之”重大方针,勉励干部员工一以贯之,砥砺前行,作为共和国“种子队”、国有企业“种子队”,打出更好的成绩。
厚望如山振奋人心,足迹之光灿然辉映。两年来,辽阳石化干部员工满怀光荣与梦想,肩负责任和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从持续学习、沉潜领悟,到制定方案、精准落实,再到细化任务、层层分解,在当好让总书记放心的“种子队”圆梦之路上铿锵前行,生产经营持续向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原油加工量、商品总量、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费分别增长40%、36.7%、56.9%、92.4%……一颗深植于辽阳石化的思想之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硕果盈枝。
志存高远勇争先,不负韶华再出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上,辽阳石化牢记总书记嘱托,落笔千钧、实干作答,正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双胜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聚焦思想引领 抓牢党建“生命线”
“我们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筑根塑魂、掌舵领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了政治站位,明确了工作方向,学到了工作方法,干部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恒心办恒业,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了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辽阳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白雪峰说。
一言一语、重若千钧,灯塔引航、脚步坚定。早上7点30分,会议室里,参会者已经纷纷落座,大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调阅数据、查看图表、分析曲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731天雷打不动,这事由公司领导班子和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早调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牢记嘱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力争上游,辽阳石化公司党委决定从抓党建、强党建入手,撬动整体,在负重抗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日夜夜、寒来暑往,振聋发聩的话语依旧振奋人心。“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个危险,我先来!”无论是在生产装置,还是在机关、班组,都能看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无论是烈日骄阳下,还是轰鸣机器旁,党员把工作的难点、痛点作为聚力攻关的落脚点,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徽闪耀。在一面面鲜艳党旗的引领和一座座坚实堡垒的支撑下,防控和生产一线,成为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主阵地,辽阳石化生产装置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党员干部踏实奋进的足迹。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党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众志成城、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筑牢国有企业党建“生命线”,辽阳石化公司党委把“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国有企业‘种子队’”作为各级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播新理念之“种”,开高质量之“花”。从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到党建工作到现场“细密针脚”;从做实党建述职评议,到扎实开展“三抓三带”“三亮”“党建+”等特色活动;从突出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到持之以恒反对和纠正“四风”,净化政治生态……上上下下,事事处处,点点滴滴,无不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的光芒。
根深则叶茂,魂定则志坚。两年来,“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更加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成为辽阳石化全体干部员工的共识。党政同责,抓铁有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两只“黑天鹅”夹裹包围,辽阳石化党员干部亮身份、见承诺,活跃在提质增效攻坚一线,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将重点工作进一步量化为操作性强、考核性强的实施方案,将做法和指标落实到装置、岗位和个人,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措施,带动广大员工群众在辽阳石化各项工作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构建起“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格局。截至目前,辽阳石化调结构、提指标、降消耗、控费用,全员提质增效精准发力,今年1至8月份,实现同比增效6.78亿元。
击楫中流,逆境奋起,思想的伟力推动新的实践展现时代担当;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鲜红的党旗下,辽化人行得从容,走得坚定。辽阳石化坚定发展信心,全体员工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突出抓好异味治理和源头管控,上半年厂区异味次数同比下降56%,污泥、污油产生量同比大幅减少,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仅为2015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实施安全生产“区长”挂牌制管理,加强边缘时段和罐区、装卸车等高风险作业管控,1.2万项作业安全受控;全员优化不断发力,24项优化方案,511个“金点子”,创效2.8亿元;盯住市场变化优化供求价值链,柴汽比由1.3提高至1.65,增产成品油,收率达到69.5%……善谋善为,善作善成,面对炼化行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坚持党建领航的辽阳石化,不止步于一事之成、一时之效,正在蹄疾步稳奋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突出价值导向 深耕改革破痼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自我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必须一以贯之。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的底气和决心。”白雪峰表示。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坚定不移勇涉改革深水,在奋斗奔跑中书写精彩答卷,成为辽阳石化对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两年来,辽阳石化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大刀阔斧推进深化管理体制和“三项制度”内部改革,向沉疴痼疾开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纵深推进、次第开花。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辽阳石化各项改革措施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精里走、往细里走,挂上“加速挡”,按下“快进键”。经过强管理、促改革,企业“造血”功能明显增强,改革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改革到底是动真碰硬还是“换汤不换药”?每月的工资奖金表上,明显体现出了员工的贡献和收入差距。价值是自己创造的,同样的岗位拿不一样的钱,员工对差距心中有数,相比之前收入差距的“隔靴搔痒”,辽阳石化真正打破二级分配“大锅饭”,深化薪酬分配改革,落实精准奖励措施,奖金向效益好、责任大、风险多、技术含量高的生产一线和岗位倾斜,一线与后勤岗位最高相差3.1倍,形成了稳定一线、人员由二三线向一线流动的正导向,让人力“成本”变为人力“资本”。
改手中的权,革自己的命,搬走“铁交椅”,辽阳石化推动扁平化、专业化管理,优化精简机构,先后实施了分析、检修、仪电、调度、储运等专业重组,处级单位、科级机构、基层班组分别减少28%、50%、34%。企业持续瘦身健体,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和生活区电话、电视、网络等业务分离移交,厂办大集体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实现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顶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辽阳石化清除了240多家承包商,检维修和土建业务全部由自己队伍承担,内部承揽率由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97.4%,修理费同比大幅下降。把采购作为“第三利润源”,管办分开、招办分开、采储分开,业务、管理、监督三线并举,改革措施收到了“真金白银”,96种化工“三剂”全部公开招标,低值易耗品在京东商城直接采购,平均降采率35%。今年1至8月,加工成本比预算下降6亿元,固定费用同比下降3.96亿元,两级机关管理费压减32%,“低成本”战略取得新进展。
有所为有所不为。辽阳石化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把握国家宏观政策机遇,按照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时间表、路线图稳步推进,及时调整分离移交方向,剥离辅业和劣势资产,关停退出低端低效业务,全面完成“四供一业”和生活区电话、电视、网络业务分离移交,年节约费用6000万元以上,职工医院实施混改、辽化宾馆实行对外租赁经营、彻底关闭电视台,完成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逐步退出社会职能……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实现了瘦身健体资产轻量化,为企业重塑竞争力打开了空间,筑牢了长远发展的根基。
提升治理能力 找准提升坐标系
“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比同行业先进企业,我们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发展优势化工业务,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白雪峰介绍。
大变革的时代,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谁能够踏准变革的节奏,谁就能够把握机遇,成为站在浪潮之巅的胜者。牢记嘱托,面向未来,装点今朝,辽阳石化聚焦结构调整,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围绕“减油增化”,加快推动从“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升级,增强综合实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发展新跨越。
没有什么比一场危机更能检验治理能力。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条战线上,辽阳石化均交出了堪称优秀的答卷。今年年初,新冠来袭,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辽阳石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4个月时间连上4条熔喷布生产线,以低价供应市场、平抑物价,让老百姓都能戴得上口罩、戴得起口罩,并坚持产销研协同攻关生产出KN95以上的精品熔喷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产业报国、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瞄准先进缩小差距,主动出击激发潜能。两年来,辽阳石化围绕企业发展更好和发展质量更高,以计划会定目标、以优化会抓过程、以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差距、以绩效考核会硬兑现,以客户的需求为生产的调度令,一手抓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一手抓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通“点”、串成“链”、聚成“片”、扩大“面”,在补齐短板、增强优势上见真章,发展成果如日初升,在逆境中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眼睛盯市场,功夫下现场,明确工作思路,实施精准对标,深抠薄弱环节,从数据对比情况看,采取优化后能耗与去年同期比明显下降,指标完成情况比较理想。辽阳石化坚持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怎么赚钱就怎么干,以效益为中心调整装置生产和销售策略,打开一般贸易出口渠道、柴油打入欧洲市场、航煤进入保税区,旧存量将转为新增量,千方百计增产增销高附加值产品向中高端迈进,产品销售从一柱擎天到多点开花。
怀揣初心,一路奔跑。通过技术攻关、系统优化,两年来,辽阳石化使停产多年的聚酯、己二酸装置成功复产,实现了“老树发新芽”;加氢裂化装置由柴油型改造为石脑油型,石脑油收率提高了20%,每年为芳烃线提供44万吨优质原料;破解一二次加工负荷不匹配问题,外购石脑油、混合芳烃等原料198万吨,将创效的重整、裂解等装置开满开足,“三苯”产量比两年前翻了近一番,固体化工产品产量增长53%;对二甲苯年产能从70万吨增至100万吨、邻二甲苯产能从7万吨增至14万吨;通过原料轻质化改造,乙烯收率由29%提高到35.51%,排名由上升到集团公司炼化板块第一名,年增产1.2万吨。汽油总产量增至原来的6倍,彻底消除了炼油结构短板,形成了特色化、高效益的产业链。
来路不凡、未来可期,辽阳石化将坚定不移地在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中找思路、找答案、找办法,加快推进芳烃、乙烯改扩建工程,做好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优化,完成由炼油“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的全面转型升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赢得“拨得云开见日出”的收获与成果,建树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特色炼化企业新辉煌。
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奋进,闯关夺隘,“种子队”同心共圆美丽中国梦。
追寻总书记足迹,步履铿锵,爬坡过坎,辽化人奋力书写“赶考”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