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8-14
浏览: 31
字数: 1415

宝石花”的种子

简要说明 该栏目主要刊发言论体裁,题材对准社会热点、行业关注、企业动态……如《战“疫”中 你我都是英雄》《宝石花”的种子》《让节约成为一种风尚》等,该栏目作品立意高远,语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宝石花”的种子

车艾铮

有一条管道叫“八三”,有一段记忆叫“八三”,有一脉传承叫“八三”,有一种精神叫“八三”。五十载峥嵘岁月,“八三”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了几代管道人忘我拼搏,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今天,“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管道优良传统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管道人。

“丹心青史化追忆,旌旗烈烈犹苍劲”,那段激情满怀的峥嵘岁月是留给新时期管道人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管道人的“魂”。管道人创造辉煌的豪情始终未减,献身管道的精神始终不变。

祖辈讲,“八三”是中国石油管道发展的一座丰碑。爷爷目睹了“八三”会战时期管道人的艰辛,他说:“那时,一张大板铺住十多个人,吃的是锅贴饼子、窝窝头,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降低我们的工作热情!”每个人都干劲十足,靠的是不怕苦、无私奉献的精神。爷爷说那个年代的人都很“傻”,就知道拼命的工作,大家都相互影响着,也都不觉得苦和累。“人心齐、泰山移”,大家都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才有了我们管道事业的辉煌,正是这种“艰苦创业、勇于实践、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八三”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不断进步。

父辈言,“八三”是中国长输油气管道事业的一尊基磐。隆冬深夜的一场风雪让我记忆犹新。那天夜里,家里只有我和父亲,睡到半夜,“咚咚咚”一阵猛烈的砸门声:“车师傅,快起来!漏油了!”年岁尚小的我哪懂得什么是漏油,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被吓得哇哇哭了起来。父亲急忙安抚我,可我还是一直哭,同事在屋外催促:“赶紧走吧,车师傅,来不及了!”父亲见状,给我裹了件厚厚的棉袄,带着我一起去管道上抢险。在车后座摇摇晃晃中,我又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看见父亲把一件带着淡淡原油味道的大棉袄盖在我的身上,随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影又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野中……这一夜风雪,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下了管道人的艰苦和责任,一帧一帧的回忆像图片一样时常回放在脑海,直到我自己也成为管道人后才发觉,原来记忆中的“八三”精神一直贯穿我的整个成长线,从未间断。

“八三”是石油管道行业人才的摇篮。我从小在输油站内的家属院长大,小时候,爷爷常常抱着我来到一大片草莓地摘草莓,我坐在树荫下,一边吃草莓,一边看着生产区的“红工装”顶着烈日在巡检和维护保养设备。闲暇时,总是看见他们灿烂的笑容,但在工作时他们却变得严肃而认真。他们的脸颊被炎炎烈日晒得通红,额头布满汗水,衣服早已被浸透,泛着白白的盐渍。

完成工作后,他们又开始有说有笑,也会到草莓地里摘些草莓,到休息区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甜甜的欢乐。他们每天都重复着既单调又不简单的工作,在那个时代,这片草莓地也成为他们休息时唯一的休闲区,看着“红工装”叔叔阿姨们每日辛苦工作却又乐在其中,也是我对管道人认真尽职、乐观向上的印象。

作为一名“管三代”,从童年时期聆听爷爷口中“八三”会战的传奇故事,到少年时期亲眼目睹父亲24小时待命,为管道事业四处奔波,在耳濡目染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八三”精神的感召力。从小到大,看到红色宝石花工装总是那么亲切,毕业时我毫不迟疑地投身了管道事业。

作为青年一代管道人,我将不忘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努力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熟练掌握工作上的知识和技能,虚心向身边的能手和专家请教,做一名合格的管道接班人。

我们是“宝石花”的种子,管道通向哪里,我们就扎根在哪里,让黑色油龙输送到哪里,让鲜艳的“宝石花”绽放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的更多角落。

传承“八三”,青春无悔。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