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9-23
浏览: 12
字数: 2957

今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暴跌。面对长期低位震荡的原油价格,中原油田积极探索低油价下高质量发展路子——

用严细管理创造最大效益

——中原油田应对低油价系列报道(五)

9月15日清晨,纪委监督部监督检查室副主任王为新带队早早出发,前往住房建设中心开展外委项目管理专项检查。

“先查乙方单位,再‘按图索骥’检查甲方单位,这样才能实现应查尽查,确保油田内部工作量不外流、效益不流失。”一路上,王为新一直在向队员传授自己在近段时间的检查中摸索出的“秘笈”,争取把未经审批进行外委等问题全部挖掘出来。

相较于2014年的油价断崖式下跌,本轮下跌的跌幅更大、跌速更快,更需要上游企业转变观念、苦练内功,其中之一的“内功”,便是严细管理的能力。

今年年初以来,油田坚持把管理水平提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力以赴做好依法依规经营、重大风险化解、“五增五降”等各项工作,向严细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

 

深化依法依规治企,铺就创效“正轨”

 

9月10日凌晨,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万物明净。天然气处理厂法律合同室的刘洋也卸下了在心头压了很久的一块“石头”。经过多方协调和精心准备,该厂积压多年的两起合同纠纷案件终于结案,挽回经济损失75.42万元。

坚持全面依法依规治企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四大兴企方略之一。在今年的年中工作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要求,在打造世界领先企业的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公司治理,打造依法合规、安全绿色、廉洁石化亮丽名片。

由此可见,依法合规是企业的兴盛之源,而在低油价的全新挑战下,它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一旦脱离依法依规的“正轨”,就会侵犯他人权益,产生法律后果,更谈不上创效。

在低油价的“低气压”下,油田比往年更注重依法依规治企,全面开展HSSE等重点领域涉法事项及问题排查。截至8月底,油田共在安全管理、资产处置、“两金”占用、信访管理、合同管理、纠纷诉讼管理等12个方面排查出涉法事项323项,为推动依法依规经营提供了纲领和指引。

在众多涉法事项中,合同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声誉。从3月开始,油田在所有标准合同文本中增加合同合规条款和违约救济条款,共修订完善钻井工程、物资销售、地面工程和配套、其他服务等不同类别的标准合同文本83份。

譬如,在违约救济条款中,油田规定,如果合同一方违约,守约方可以书面要求违约方在30日之内对违约行为予以“补救”,否则,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这就为油田留足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时间和空间。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合同是油田和外界产生联系的重要纽带;合同文本健全完善,就能‘未雨绸缪’,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规避合同工作量实施后未结算合同款、合同超期履行等问题,避免产生经济损失,对油田造成不良影响。”法律事务部副经理曹辉说。

此外,今年年初以来,油田还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加强合同相对人资信调查、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履约管理等工作,让每一份合同涉及的工作量、创效额都顺利“变现”,为收入增长、效益提升注入动力。

纠纷诉讼管理也是油田涉法事项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年初以来,油田实行纠纷案件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对涉案金额不高、案龄较长的案件的清理处置力度,把本该属于油田的所得早日“收入囊中”。

2016年至2017年,天然气处理厂先后与东明县马厂液化气站、志丹县绿能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野山、双河轻烃回收维修技术服务合同》《杭锦旗LNG装置技术服务合同》,却仅仅收回了部分合同款。经过积案清理,今年9月,该厂在油田的大力协助下追回了两个项目的全部欠款。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堵塞创效“漏点”

 

2020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暴跌,一时间,油价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油田上下必须全力应对的最大风险。唯有以自身的确定来应对不确定,才能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油田都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以“管业务就要管风险”的自觉性建立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1+6”风险管理机制,形成了风险全程受控的良好局面。

在低油价的冲击和考验之下,今年,油田把“1+6”风险管理机制升级为“1+3+X”管理机制(“1”指油田风险管理的统管部门——企业管理部,“3”指廉洁、信访稳定、安全等三类系统性风险,“X”指由各相关业务部门防控的经营、财务类风险),确保各类重大风险在控、可控、能控。

在此基础上,油田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风险研判会,由企业管理部召集“3+X”中的各部门对新增的风险事项进行“集中会诊”,一一明确风险事项的管控措施、责任人,确保每项风险都被牢牢关在管控的“笼子”里。

“风险管控看似抽象,实际上却和油气增产、降本盈利息息相关。譬如,一旦井喷失控、管道泄漏等安全风险不能得到及时的研判和管控,就可能制约油气井产能的释放,从而影响产量、收入,制约经营创效。因此,风险管控工作既要严细,又要快、准。”企业管理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室主任杨大红说。

为此,油田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风险信息的“点对点”提报,构筑起从基层单位,到二级单位,到油田业务管理部门,再到油田管理层的风险信息传递“高速路”,从而降低风险信息的流转成本、提升流转效率,形成覆盖所有专业领域、贯通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格局。

今年,油田还把监督部门引入风险管控程序,全面提升管控的震慑力和有效性。纪委监督部创新推行“三书一函”(廉洁从业承诺书、廉洁风险评估书、“亲清”关系告知书和监督建议函)工作制度,针对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宗物资采购业务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杜绝利益交换、利益输送,堵塞管理漏洞、效益漏洞。

 

成立“五增五降”专班,汇聚创效动能

 

低油价不一定意味着低效益,相反,它就像一块放大镜,折射出了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弊病。只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走出一条低成本的精细化之路,企业就能逆势突围、阔步前行。

油田成立“五增(增储、增产、增收、增能、增效)五降(降低电费、青苗费、外委费用、投资和材料费用、非生产性支出)”工作专班,强化成本管控,确保实现年度经营目标。

油田按照业务相关性原则,把“五增五降”工作涉及到的22个优化项目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再结合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和经营业绩,把增效、降费指标逐一落实到人头,把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传递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形成全员铆足干劲、挖潜创效的生动局面。

全力增加SEC储量。开发系统牢固树立“左右不了原油价格和初始产量,但可以左右操作成本和递减率”的理念,按照40美元/桶的标准进行原油开发项目方案优化和经济评价,不打低能井,少打单井单块无法配套完善的井,探索动态关井、错峰生产等低成本开发手段,力争全年完成石油新增SEC储量153万吨。

开动大脑降电费。油田一方面通过优化注采结构、调整机采参数等措施加强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用电管控,一方面与各级供电公司、发改委及发电企业加强沟通,合理利用国家电价优惠政策,全力减少电费支出,力争下半年压减电费0.15亿元。1月至7月,油田已经累计减少电费支出2300余万元。

“锱铢必较”压减非生产性费用。油田把“滚动”的概念运用到该项费用的管控中,在8月做出9月至12月的费用预算,在9月作出10月至12月的费用预算,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稳扎稳打地实现全年的费用控制目标。

“当我们站在远处观察事物时,会感觉模糊,当靠得更近时,就会看得更清楚。重复做滚动预算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未来的支出‘看得更清’、把控更准的过程。”财务资产部预算管理室主管陈亮打了一个比方。1月至8月,油田的非生产性费用较年初预算降低了43%。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