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静丽 通讯员 王彦坤 报道 12月23日,濮城采油厂濮三联合站“余热+光伏”项目进入现场取热点试验阶段,标志着油田首个“余热+光伏”综合利用新能源项目迈出实质性一步。该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伴生气139万立方米,可减少273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近14万棵。
采油厂联合站的采出水余热属于地热资源,是高清洁度可再生新能源。以濮三联合站为例,每天的采出水处理量为13000立方米,采出水的温度平均在40℃以上。采出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注入地下了,与此同时,联合站内的加热炉需要每天使用伴生气加热。
如何把采出水余热利用起来,把给加热炉加热的伴生气节约下来,实现节能又降耗?油田将目光瞄向了新能源领域。热力分公司首席专家张志钢介绍:“我们可以利用热泵提取采出水的部分热量替代联合站加热炉加热用原油,与此同时,在各站的闲置屋面及空地上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热泵提供电能,实现‘余热+光伏’的综合利用。”
尽管采出水余热资源丰富,但是采出水处理过程中也会造成部分热量流失。水温高达40℃的采出水进入缓冲罐接受处理后,水温下降10℃甚至更多。为进一步优化余热利用方案,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热力分公司科研团队及时转变思路,将原先可研报告中过滤之后采出水取热点,前移至温度较高的滤前即三相分离器出口。“滤前采出水取热温度将会比滤后高出5℃~10℃,可降低热泵运行系统能耗10%~15%,极大地提升联合站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经济性。”张志钢表示。
滤前取水对换热器的材质及板型要求极高,科研团队历时半年优化项目方案,遴选相关换热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该公司自主设计了撬装换热机组,提前完成换热器、管道泵等设备的安装及管配件的制作。目前,相关设备已安装完毕,项目进入滤前采出水取热点试验阶段。
作为已开发40余年的老油田,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油田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中旬,油田自行投资,在热力分公司开展光伏发电试验。该试验项目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为该公司机关办公系统提供电能。截至目前,光伏发电达4.2万千瓦·时,达到该公司日常办公用电量的一半。目前,该公司正在与油田多家单位开展合作,积极推广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