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23
浏览: 91
字数: 1061
推荐表: 查看

普光探区陆相勘探获突破

重点探井普陆3井试气获高产工业气流,初步预测圈闭资源量1234亿立方米

本报讯 记者 仇国强 张迎亚 通讯员 曹延军 报道 4月19日,油田普光探区陆相勘探重点探井普陆3井试气获日产1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初步预测侏罗系圈闭资源量1234亿立方米。这是油田在普光探区启动陆相勘探十余年来取得的首个实质性突破,为“川气东送”工程主气源地普光气田长期稳产储备了接替战场。


早在2009年,油田就评价了三叠系须家河组和侏罗系千佛崖组两套陆相含气层系。勘探工作者起初认为,两套层系中,须家河组储层较厚,是更有利的增储方向,并针对该层系部署了陆相专探井普陆1井、普陆2井、普陆1-2H井,钻探结果均呈现初期产量低、产量衰减快的特点,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普光气田陆相勘探一度停滞。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油田揭开陆相地层神秘“面纱”的执念,一直未变。


勘探工作者深入调研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动态,了解到近些年该盆地陆相天然气开发成果的80%都集中在侏罗系地层。他们综合分析普陆1井、普陆2井等井在该层系获取的地质资料,渐渐“看清”了千佛崖组以自然裂缝发育程度更高的河道砂岩为主的“真面目”,形成了“侏罗系是陆相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层系”的新认识,于2019年年初大胆优选千佛崖组4砂组的河道砂岩储层部署了评价井普陆3井。


千佛崖组4砂组属于低孔低渗的Ⅲ类储层,必须在试气作业中开展储层改造。技术人员利用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精准预测裂缝形态,花费4个月时间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在压裂施工过程中,油田派遣多部门、多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盯守现场6个昼夜。今年4月8日,普陆3井大规模水平井多段体积复合压裂圆满成功。


“试气阶段获取的资料显示,该井投产后,初期日产量有望达到10万立方米。若以日产气5万至6万立方米的水平长期生产,地层压力仍会持续上升,则长期稳产和效益开发的前景明朗。”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油气勘探管理部经理李令喜说。


与海相地层相比,陆相气藏埋深较浅且不含硫化氢,可大大降低钻完井成本,后期生产无需配备抗硫设备,也没有脱硫环节,总投资远低于开发海相含硫化氢气藏。


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川气东送”工程主气源地,普光气田对于资源接替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强烈。普陆3井的勘探突破无疑成为支持普光气田长期稳产的“及时雨”,丰富了国内勘探工作者对四川盆地陆相领域的认识,为油田非常规资源规模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图① 普陆3井钻井施工现场 图② 试气人员在调整放喷流程 图③ 技术人员在组装射孔仪器 图④ 普陆3井试气点火放喷 图⑤ 普陆3井进行压裂施工 记者 白国强 张毅 张志刚 摄)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