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我和爱人到墓地看望父母。 站在墓碑前,述说对父母的思念,了却父母的牵挂,悉数过往,思绪万千。
小时候听父母讲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牵挂:父亲生于山东,当时关内连年受灾,赶上了闹饥荒,小的时候就受穷挨饿,为了生活为了能有口吃的,十多岁便不得不背井离乡,随着哥哥们四处逃生。 当时,爷爷奶奶看着孩子十分心疼,百般无奈,万分不舍。 他们的心愿与牵挂, 就是孩子能够平安能够有馍吃能够填饱肚子。 看了电视剧《闯关东》,我才体会到了爷爷奶奶的心情与父辈的艰难。
长大了亲身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牵挂。父母“转战”大东北,最后随着伯父定居抚顺。 在抚顺打过零工、干过杂活,最终找到了收入不多,但相对固定的工作,生活实属不易。
父亲勤于动脑,早早学起了木工手艺,在单位成了有名的“杨木匠”曰母亲聪明能干,成了一名优秀的“电镀工”。 家里漂亮的砖瓦房、别致的家具、 我们身上美丽大方的衣服鞋子都是父母的纯“手工制作”,让我们成为了当时的“焦点”。
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常说:“你们能吃得好点,穿得暖点,学习努力点,将来有个好工作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与牵挂。 ”为了这些,父母一直默默地努力着:第一次吃上大米白面、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 姐姐的第一双北京大边鞋、哥哥的第一顶军帽、我的第一个新书包、第一个新文具盒、与姐姐第一次看电影、全家第一次住上楼房噎噎每个第一次父母都会眼含热泪,每个第一次都让我们记忆犹新,每个第一次父母都会由衷地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 是中国共产党给你们带来了新生活啊! ”
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 但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 他们经常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与纯朴的语言给我们上课。 想想小时需要自己动手烧煤炉取暖的教室、 想想用粮本供应买粮食、想想排长队用票买豆腐、想想窝窝头中放咸菜、 想想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噎噎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无比幸福, 真的要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共产党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
成家后才真正切身体会到了对孩子的牵挂。 孩子是个“90 后”,在蜜罐之中长大,自己独立的房间、时尚的服饰与用品、各种风味的美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每每我带他“忆苦思甜”的时候,他仿佛听天书一般,根本不能理解我小时候的生活:“暑假背煤块挣钱”“做煤坯烧炉子做饭”“买一双小白鞋不舍得穿”“用酱油拌米饭就是改善生活”“包蛋糕的纸油透了也不舍得吃” 等等这些情景。
讲述过后,我自己也经常会反思,孩子不理解也是有情可原的,毕竟时代不同了,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极大变化,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 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 GDP 已经超过 10 万亿美元, 中国神威太湖之光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世界可见,孩子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真的幸福, 也是真的需要努力。 我们对孩子的最大心愿与牵挂是:希望孩子多多学习、多多进步,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微观上过好自己小家的幸福生活,宏观上能够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做贡献,无愧自己无愧时代。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