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刘全辉:一路向北的追梦人



见到可可盖煤业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全辉时,已是夜里九点多。彼时他刚开完一个项目推进会,接着还要审工作计划,眼里熬出了红血丝,但人依然精神抖擞,约了数次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

在可可盖煤业,刘全辉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年仅三十五岁的他,扎根煤矿行业已逾十载,是项目建设一线打拼成长起来的干将。一路走来,他一步一个脚印,把全副心思和精力投入他所热爱的煤矿事业上,以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新时代延长石油人的风采。从读书村走出来的煤矿专才1985年,刘全辉出生在西安市灞桥区灞桥镇读书村,村子的文化和学习氛围犹如村名一般——读书启智明理。

从小受到村里文化熏陶,刘全辉始终热爱读书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走出了村子,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为啥到煤矿上班?咱学的就是采矿工程专业,只有到煤矿才能发挥专业优势,再说咱在学校就是党员兼团支书了,要给同学们先打个样。”刘全辉自信地说。

就这样,23岁大学刚毕业的他,成了一名铜川一家煤矿的通维区技术员。学采矿的干通风,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经常忙完本职工作就跑去综采和综掘工作面现场学习,晚上抱着技术手册挑灯自学,一门心思想着学好硬本事,干出个人样子。

凭着这股子钻劲,从区队技术员到生产科科员再到掘进队副队长,刘全辉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这期间,他主持设计了所在煤矿+950车场交叉点、214溜煤眼给煤硐室等重点工程,后者还获得企业新技术推广奖。

随着对生产矿井常规作业流程的熟悉,专业上永不满足的刘全辉,越来越感到必须走出舒适区,挑战一下尚未涉足的基建矿井领域,让自己的能力更全面一些。于是,他来到了魏墙煤业,成为延长石油的一分子。

26岁,一个大型国有在建煤矿的工程管理部副经理,刘全辉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我心里就一个想法,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把东西学深学透了,工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刘全辉找来魏墙煤矿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验收规范》等文件和规范深入研读,逐渐摸清了基建矿井的工作流程。

在矿井建设的关键时期,副斜井施工进度缓慢成为制约矿井能否按期投产的关键工程。他白天趴在电脑前研究图纸、查找资料、思考对策,晚上到现场紧盯每一个施工步骤,经常忙到凌晨才回宿舍。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部门技术管理人员,如果我都不到现场去掌握实际情况,不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大家能跟着我一起干?”

在他的条分缕析和认真总结下,影响施工的关键问题终于被“揪”了出来。他随即提出工艺优化方案,通过改变副斜井施工运输方式,增加施工调车硐室,使得施工进度由每月80米提高到110米左右,提前两个多月贯通。

(下转六版)

阅读:676

版面列表

媒体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