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961
1958
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亿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
——1958 年,朱德来玉门视察时题词。
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东风浩荡时,油龙逐浪飞。
——1958年9月3日,地中四井出油。余秋里指出,要“集中力量加速冷湖地区的勘探,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自此,冷湖油田成为当时和玉门、新疆、四川并称的全国四大油区之一。
弄一个面袋子堵不住,怎么办呢,就又扩大范围,那也不行,那风刮的,喷了20多米高,全是油花。
——1958 年 9 月 13 日,部署在青海油田冷湖五号构造高点上的地中四井发生井喷,原油连续畅喷3天3夜,一天的喷油量高达800吨左右。刚参加工作的梁泽祥记录了地中四井的出油盛况。
1959
兰州以西,整个自然环境越来越荒凉,但年轻人的心越来越沸腾了。因为那时候,人们就是觉得越到边远的地方,越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就越感到自己应当做的事情更多,而且应当做的贡献更大。
——青海油田副总地质师张永高这样评价柴达木盆地石油大会战。1959年9月,国务院批准冷湖建市,同年底,冷湖油田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
1960
先捞水,后捞油。
——1959年,康世恩在松辽盆地松基3井的勘探部署上,提出“一定要加深提捞,把捞筒下到油水界面以下去,只捞水不捞油,做到水落油出”,这套试油技术和措施打破了当时正规试油方法的框框。9月26日,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
解放军有好几个工程师转业参加工业建设,我看石油师是保持和发扬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朱德在视察大庆油田时,听到介绍石油师的卓越表现和成绩,非常高兴。
一定要在莺歌海抱一个金娃娃!
——1960年7月,中国第一次在广东省(含海南)莺歌海打出原油!中国广袤海洋终于绽开了油气报春第一枝!中国海上第一井的成功,让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1960 年 3 月 25 日,王进喜带着37名工人从玉门坐了10天的火车来到大庆萨尔图,钻井设备因运输不便要比工人晚到十多天。一天晚上,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牛棚里结满了冰霜,大伙根本睡不着,王进喜提议:“咱们来作首诗怎么样?”这个提议把大伙都给逗乐了,因为他们知道王进喜什么都行,就是认字不行,更甭提作诗了。可王进喜却说:“你们别笑我,作高水平的诗咱们不行,咱可以作简单的啊,只要能鼓舞士气就是好诗。”还有一首也很振奋人心:“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王进喜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楷模。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大庆石油会战形成的好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大庆油田有党支部 6000 多个,党员 8 万多人。大庆油田充分带好这支先锋队,用好这股力量,画好最大的同心圆,以此增强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
看看王进喜,不吃饭、不睡觉,他可真是个“铁人”哪。
——1960年4月,王进喜带领工友人拉肩扛运钻机,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王进喜却累得站不起来了。很快,王进喜的事迹就传遍了萨尔图,会战总指挥余秋里派记者去1205钻井队核实后,通知机关和各井队向“王铁人”学习,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竖起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1
批准在大庆油田建设一所有数百张病床的职工医院。
——1961年7月,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批转了石油工业部和卫生部关于建立大庆油田职工医院的请示报告。松辽油田职工医院是油田建立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职工医院,国家选派了一批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来支援大庆。
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
——1961 年 4 月 16 日,以华8井喜获工业油流为标志,发现了胜利油田,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没有水喝就自己打井,粮食不够就挖野菜,逐步形成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国为重的主人翁意识,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
质量不合格就要推倒重来。
——1961 年 4 月 19 日,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召开质量检查大会,康世恩副部长在会上强调,把一口井斜不合格的井填掉。这次大会被称为“难忘的四一九”。
就像好不容易有了上好的稻谷,却没办法把它变成香喷喷的大米饭。
——1961 年冬,34 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原油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步缓解,但国内炼油能力和炼油技术都不过关,汽油和柴油产率只有30%多,看到铁人们辛苦开采的原油,很多只用来烧火取暖,陈俊武心痛不已。他吃住在工厂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1965年5月5日,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抚顺石油二厂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一次投产成功,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扭转了我国依赖“洋油”的被动局面,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五把铁锹闹革命。
——1962 年 4 月 16 日,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薛桂芳带领另外4名家属,带着五把铁锹开荒种地,创大庆家属参加会战的先河。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96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来大庆油田视察,周总理提出了矿区建设方针。
事事有人管,物物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1962 年 6 月 24 日,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召开现场会,宋振明提出,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健全工程师责任制。
九二三厂。
——1962 年 9 月 23 日,胜利油田32138钻井队钻探的营2井日产原油555吨,为当时全国最高产量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正式更名胜利油田。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