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凝心铸魂
——长庆油田多种形式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长庆油田将“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贯通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环节,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5月28日,在油田公司党委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上,公司党委讲师团成员李哲把“新实践”变成“小故事”,用“身边事”阐释“大道理”,用心用情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主题教育持续在长庆油田走深走实。
连日来,长庆油田将“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贯通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环节,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端对端”推送实现学习全覆盖
长庆油田坚持理论学习打头,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创新“理论学习+”模式,通过“理论学习+研讨”“理论学习+考试”“理论学习+讲授”等形式,开拓工作思路、检验学习成效、推动内化转化。结合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搭建理论学习“端对端”模式。
在“现场端”,两级党委班子开展主题研讨学、专家辅导学、案例交流学等“九学联动”读书班,目前已研学55次;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覆盖63个会场数千名党员干部。
在“手机端”,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依托融媒体传播矩阵,在声像报刊网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联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主题教育学习实时更新、直达一线。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进一步转化为干部员工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空中课堂”走“新”更走“心”
长庆油田点多、面广、线长,基层理论宣讲组织和传播难度大。长庆油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理论传播中的作用,积极打造线上宣讲平台,把理论宣讲课堂安在“云端”、讲在“线上”。“云宣讲”活动中,把宣讲话筒递到员工手中,让来自最基层的石油工人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小场景展现大情怀,使理论宣讲更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
5月23日,由求是网指导,长庆油田“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云宣讲”在宁夏银川举办。6名基层宣讲员讲企业发展、讲身边故事、讲切身感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员工群众的心坎上。2.1万余名观众在线观看,《求是》杂志社专家现场点评,后台留言点赞1200余条,中新网多家媒体关注报道。目前,该宣讲已进入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四省区八市(县),共举办10场次,线上线下近30万人次接受思想洗礼,持续推进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进一步坚定长庆石油人扎根高原大漠建设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信心决心。
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长庆油田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提升,在全油田开展“察实情、问民需、找办法、破难题”大调研活动。一个多月来,公司两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职责任务,带头开展领题调研,上银川、转榆林、赴定边、到乌审旗,把办公桌摆到生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员工意见集中的单位和部门,现场办公问计于员工。机关各部门“直奔一线、摸清底数、找准问题、优化提升”,实地了解生产所需和员工所求,形成问题、责任、任务“3张清单”,切实破解一批复杂难题、推出一批政策举措、实施一批工程项目。
鄂尔多斯盆地各油气生产现场,长庆石油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压舱石工程、油藏综合治理、注水专项治理、老井资产效能挖潜四项重点工作,今年前四个月累计生产油气当量2281.63万吨,同比增长2.81%,保持“油气双增”良好态势。5月16日公司立项讨论天然气掺氢输送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旨在形成完整的在役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技术体系,为我国大流量、高压力在役天然气管道高比例掺氢提供技术支撑。5月27日召开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2024年开发方案审查会,进一步论证优化井网井距、地面系统、投资成本等页岩油开发的关键参数。低渗透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页岩油、致密气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与院士、知名专家团队的联合研究进度,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高水平建设低渗透及非常规油气科技创新高地。与此同时,长庆首口铝土岩水平井测试求产成功,无阻流量高达353.4万立方米/天,创造了国内铝土岩水平井最高无阻流量纪录;由长庆油田研发的采出水处理工艺体系,在鄂尔多斯盆地主力油气区水实验检测等方面见到实效,有效提升油气田水处理基础研究及工艺研发能力。主题教育正在长庆千里油气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