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1. 首页
  2. 头条资讯
  3. 内容

迁建赢未来

——绿色智能高效原油库诞生记

  记者 李 方 于 佳 李 敏 董 超 特约记者 林 玲

  金秋十月,胜利油田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历经10个多月的紧张施工,2022年10月26日,一座崭新的东营原油库顺利建成投产。秋日的阳光下,10座储油罐宛如一座座钢铁城堡,熠熠生辉。

  东营原油库的搬迁,事关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胜利油田平稳生产,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这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工程——

  老油库“搬家”,为高质量发展让路

  东营原油库要“搬迁”了!

  听到这个消息,57岁的王清特别期待,他曾在这里工作过17年,对于东营原油库有着特殊的情感。

  “一开窗就能看到整个罐区!”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的原油库周边一片荒凉,放眼望去满是芦苇荡。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先的荒郊变成闹市区,他也在油库周边安下了家。

  老东营原油库1986年建成投产,担负着胜利油田70%的原油输销任务,累计转销原油8.6亿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东营原油库的库容规模和技术标准已经难以满足油田高质量发展需要。

  2021年12月16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通过“云直播”宣布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正式启动。

  东营原油库的新址坐落在东营区牛庄镇,距离中心城区12.5公里,库容规模68万立方米,库容量扩大30%。与原油库一同迁出的,还有国家管网集团东营输油站、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和高后果区的146公里输油管线。

  2019年,东营市政府曾在《关于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逐步实施东营原油库搬迁”。东营市与胜利油田还将此列入“十四五”规划。

  “既惊讶又激动,没想到行动这么快。”胜利油田发展规划部副经理任维利说。

  迁建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各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山东省省长周乃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以及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等各级领导多次走进施工现场调研指导。

  上千人的建设队伍,满怀建功立业的壮志,他们迅速集结投身迁建工程。轰鸣的机械声,豪迈的劳动号子,成为这片荒原最动听的声音……

  “心潮澎湃!”看到迁建现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王清难掩激动之情,因为这段特殊的情缘,他曾不止一次跑到工地关注项目进展。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兵团”作战,上演速度与激情

  开工不久,正值隆冬时节。几座直径86米的白色巨大“蒙古包”拔地而起,笼罩了整个罐基,从高空鸟瞰蔚为壮观。

  “这是我们首创的‘天幕保温系统’,解决了冬季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难以凝固的业界难题。”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执行经理袁志彬骄傲地说,他们专程到寿光学习蔬菜大棚的保温技术,使大棚内部温度提升了15℃。

  自项目启动以来,疫情、工期、冬季施工三大难题像拦路虎一样挡在面前。胜利油田成立临时党工委,把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单位、检验检测单位拧成一股绳,采取“项目管理部+BEPC联合体项目部”一体化管理模式,把一项项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今年春季,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进入静止状态,储罐钢板、管线运输一度濒临“中断”。正值储罐安装的重要节点,一张张物料急单像雪花一样铺满了袁志彬的办公桌。

  “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基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有着20多年大型工程建设经验的袁志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紧急关头,当地政府特事特办,及时办理绿色通行证,把陆路运输转变为海路运输,最终实现上万吨钢板顺利交付、6406批次物资有序进场。

  库内工期焦灼,库外惊心动魄。2022年9月24日清晨6点,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110千伏高压线,横跨黄大、德大两条铁路,70多名工人在27米高空架起一道“天网”,顺利实现“飞渡”。

  “这是项目中最难啃的骨头,关乎到两条铁路运行,每一分钟都异常珍贵。”谈及这场跨越10个月的谈判,负责库外工作的项目执行经理邢量始终久久不能忘怀。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中,参建各方密切协作、精心施工,创新天幕保温系统、北斗打桩智能卫星系统等13项成熟新技术,项目连续安全人工时超400万小时、仅用287天顺利完工……一项项纪录在迁建现场被频频刷新。

  “我们正在创造奇迹。”在投产仪式上,BEPC项目部执行经理陈国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在退居二线这一年又身披盔甲,冲锋在施工一线。

  这是一项百年大计的事业——

  每一条焊缝都是承诺

  明月挂枝头,月光洒工地。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