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1. 首页
  2. 头条资讯
  3. 内容

珍视巨大鼓舞 同心砥砺奋进 全力谱写油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牛栓文在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记者 夏兆明 王志伟 摄)

  同心砥砺奋进

  全力谱写油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油田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振奋精神 乘势而上

  油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非同寻常、极不平凡。在这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特殊年份,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油田视察,深入科研院所和生产现场,与干部员工亲切交流,两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向为我国能源事业作出贡献的石油工作者们表示崇高敬意,对油田60年发展成就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称赞石油战线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求我们继续举好这面旗帜,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充分体现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感情,饱含着对胜利油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石油石化战线的至高荣耀、无上荣光,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必将永载油田发展史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油田上下从总书记亲切关怀中提振士气、激发力量,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组部署安排,深化实施“五大战略、三大目标”,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整体工作呈现稳中有进、提质提效的良好态势。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949万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8276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5.3亿吨,超额完成年度储量任务;生产原油2340.3万吨、商品量超计划3.9万吨,生产天然气6.27亿立方米,加工原油213.24万吨,完成船燃产量92.7万吨、建成中国石化低硫重质船燃生产重要基地;油田分公司全面盈利;管理局有限公司整体经营创效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环保能耗指标均控制在考核范围内。

  (一)增储稳油降本取得显著成效。聚焦长期规模效益稳产,全面深化油藏经营管理,抓实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经营优化,油气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加大风险勘探、预探力度,深化基础研究、潜力认识,向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拓展发力,地质工程一体化推动油气高效发现,探井成功率达到52%、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获得4个重大突破、4个商业发现的勘探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增储上产新领域新方向。济阳页岩油实现历史性突破,完钻的渤页平5、牛斜55、牛斜124等井均获高产油流,首次上报预测储量4.58亿吨,评价资源量41亿吨,成为新的增储建产战略接替阵地;东部“三新”领域取得新突破,钻探的桩海26、桩海27、渤古斜404等井均获高产油流,在桩海地区落实1个5000万吨级规模储量阵地,在砂砾岩、河道砂等成熟类型和致密油藏取得两个千万吨级商业发现,呈现良好前景;西部准噶尔下组合展现较大潜力,部署的成6、征10、准北6等井钻遇良好油气显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准西车排子、准中永进侏罗系取得两个千万吨级商业发现,柴达木马海东地区首次获得商业油流,成为西部探区又一增储阵地。

  效益开发实现稳中提质。全面落实开发管理纲要,持续推动新区高效建产、加强老区精细开发,油田效益稳产能力不断增强。新区以提高单井产能为核心,统筹方案编制和效益优化,细化落实“四提一降”措施,合理匹配工作量与钻机能力,重点推进义184等80个区块未动用储量开发,全面展开准西浅层、准中永进等西部新区评价建产,高效实施海上埕北251G、30-306等区块一体化建产,积极跟进牛庄、博兴、渤南页岩油开发评价,新区建产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百万吨、达到110万吨,单井产能同比提高20.8%,新区产能比重达到70%,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老区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提能量、控含水、降递减,全面加强油藏动态分析,完善稳产投入长效机制,深化油藏分级分类管理,实施注水基础三年提升工程,加快稠油转换开发方式,扩大化学驱增油应用领域和规模,推进油藏、井筒、地面一体优化调整,强化停产停注井、双低单元、水平井治理,增加SEC储量4240万吨、储采比达到6.0,自然递减率控制在9%以内,热采稠油油汽比达到0.58,综合含水控制在93%以内、连续四年稳中有降,老油田经济寿命期有效延长。

  经营创效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全流程全方位降本创收增效,推进投资成本一体化联动,统筹实施“十四五”盈亏平衡目标规划,细化经营创效目标分解落实,成立10大挖潜增效项目组,推动主业全面提效、系统优化增效、板块合力促效和内外部挖潜创效。完善价值核算、价值评价、价值激励机制,狠抓亏损子企业、管理区、专业化单位治理,搭建物资贸易、地面工程、信息运维等创效载体,全级次子企业、亏损管理区全面盈利,亏损专业化队伍全部完成扭亏减亏目标。

  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发挥人才、技术、土地等整体优势,建立油地企合作、市场化运行机制,统筹协调、试点突破、联动推进,打造综合能源服务联合体、加快项目高效建设,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壮大产业阵地,构建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运营模式和多能互补开发利用方式,全年投产光伏发电、地热余热项目48个,供热量25万吉焦,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06兆瓦,单瓦造价、度电成本同比下降5%、8%,分公司直接用能新能源占比达到8%,获取了东营4个区域地热探矿权和6个区块采矿权,1800兆瓦光伏项目初步纳入东营市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新能源发展空间和领域持续拓展。

  炼油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石化总厂装置检修、船燃设施改造,加快推进“油转化、油转特”产品结构调整,装置加工能力增加至350万吨/年,船燃产能达到200万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能耗显著降低,加工规模、效率效益、安全环保水平全面提升。

  (二)专业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瞄准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目标,持续完善“管理中心+技术服务项目部”模式,细化落实“3个三分之一”减亏措施,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实施装备改造升级,对内深挖潜力增自营,对外精耕市场提效益,专业化单位亏损面进一步收窄,生产实效、工作质量、经营创效水平整体提升。井下作业、动态监测、注汽、地面维修等业务,着力打造行业标杆、专业品牌,积极转变生产组织运行方式,与开发单位共同做大油藏经营“蛋糕”,内部市场份额、运行效率效能进一步提升,支撑服务保障主业能力不断增强;发电、供电、运输、车辆管理、海洋船舶、应急救援、油区护卫、房产等业务,持续推进市场化,培育专业优势,强化对标管理,做专做优核心业务,各项关键指标持续优化,经营创效水平显著提升;石油工程监督、地面工程监督、技术检测、海检、物资管理配送等业务,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持续强化专业监督、提升服务能力,有效规范了管理、防控了风险;天然气销售、胜大、供水、热力、公共事业等业务,全面推进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培训、宣传文化、退休人员管理等业务,持续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业务能力培训、思想文化引领,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三)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发展需求和创新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培育创新生态,推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全年开展课题研究559项,其中国家级两项、集团公司级132项;申请专利676件、获得授权467件;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两项、中国专利金银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

  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取得突破。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实施“大兵团”作战模式,抓实“8+8”科技工程攻关运行,勘探上断陷盆地精细勘探、复杂隐蔽地质体成像及描述等理论技术深化应用,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特殊岩性、稠油等复杂油气藏储层改造与产能提升技术见到较好效果,推动了勘探新认识新发现;开发上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海上撬装化在线密闭快速熟化、深层高效钻完井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非均相复合驱、稠油降黏化学驱、压驱注水等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有效恢复了地层能量、提高了老油田采收率;页岩油赋存及流动机理、甜点评价预测、复杂缝网压裂等技术取得新进展,钻探的多口井累产超万吨,有力支撑了页岩油勘探开发。

  “两化”融合技术深化应用。推进海上、新春、青南、郝现智能油田试点建设,初步建成油田云服务体系,研发随钻井震分析、分层注采实时测控等大数据应用技术,推进生产现场物联网技术标准化配套,构建完善“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管理运行效率。

  安全绿色技术加快应用。加强关键设施隐患防控与消除、甲烷及挥发性有机物减量治理、光伏+多能互补等技术攻关推广,强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建成注入站10个、注入CO2 9.4万吨,实现驱油提高采收率和减排降碳双重效果,有力促进了安全绿色低碳发展。

  (四)改革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坚持以改革促管理、增效益、提效能,深化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完成95%以上,厂办大集体企业清理、“两非”剥离任务全面完成,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扎实有效,发展活力充分激发。

  (下转第二版)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分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

  (2022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