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滤四、滤五线作业效率,按抢修组织。”5月16日上午的吉林石化公司生产调度会上,公司领导对加快滤四、滤五线移位施工做出强调。当天15时,吉林地区突发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冰雹、大风。现场情况如何?还能如期进行施工吗?5月17日,天刚蒙蒙亮,记者就驱车前往作业现场,一探究竟。
“昨日在管线上焊接的封堵三通管件情况良好,无泄漏。”“作业面有积水,较泥泞,但不存在坍塌、下沉、变形等情况,可以进行施工作业。”4时,吉林市乙烯路星云工贸对面,地下滤四、滤五给水管线移位,开孔封堵作业现场,吉林石化西区项目经理部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头戴安全帽,脚踏雨靴,跋涉在泥泞的基坑中,进行着工况检查,确认强对流天气过后,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动力厂通过滤四、滤五线给乙烯厂提供生产用水。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新建厂外管廊基础施工与乙烯路段滤四、滤五线位置重合。因此对该路段滤四、滤五线进行移位,成了该段厂外管廊施工的前提条件,必须加快进行。
“滤四、滤五线移位于2022年12月15日开工,目前已接近尾声。这段我们共敷设了两条共2800米的地下管线。现在新旧四条管线都在一个基坑内,我们今天要对旧滤五线进行带压开孔,完成更换段两端封堵作业,然后跟新滤五管线碰头。试运行几天,稳定之后,再开孔、封堵、碰头滤四线。施工期间,始终保证一条管线在运,单线为乙烯装置供水。”吉林石化西区项目经理部厂外部管廊施工组土建工程师姜奉和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新旧管线碰头,带压不停输进行管线开孔、封堵作业,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尽管动力厂已经关闭滤五线供水阀门,但管道内仍存有压力达0.5兆帕的生产用水。作业中任何误操作,都有可能造成管线变形、损伤,甚至泄漏。
七分准备,三分干。开孔机和封堵机都属于精密设备,拼装繁琐,要求精度高。在做过安全交底,签完票证书后,5名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做机械调整和设备组装调试。
“盘式封堵具有封堵严密、承压高、施工快的特点,不同孔径配不同的封堵橡胶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应对不时之需,光封堵器我们就带来四套。”施工方吉林圣星管道安装公司总经理王晓东对记者说。
9时25分,机械设备准备就绪,施工人员开始调整警戒线,封堵半幅乙烯路。警戒线拉好,80吨吊车就位。这时,天空突然下起蒙蒙细雨。
展臂、转身、下吊钩,细雨中作业仍在继续。
9时56分,雨丝变成雨点砸下来,工人师傅们穿上雨衣,继续作业。“起!”手持对讲机的起重工和吊车司机相互配合,将直径700毫米、重750公斤的液压开孔机吊起。
“小雨影响不大,如果雨再大的话,吊装有风险,就没办法施工了。我们得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比速度。”王晓东说。
作业现场,除了施工、监理、乙烯厂属地监护人、公司工程管理部及西部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人员,动力厂也指派专人盯守在现场。大家都在焦急地注视着,期待雨停,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安全与质量。
十几分钟后,雨停了。作业所需的法兰盖、液压开孔机、封堵机都吊运到作业区域内。
近3米的基坑底部低洼处仍有积水,作业面土地虽然泥泞,但并不影响作业。为了保证安全,施工人员在滤四、滤五线上搭建跳板,作为作业面。施工人员再次检查前一天焊接好的对开式三通及上面的法兰、夹板阀外观,然后紧固螺栓,将液压式开孔机安装其上。开孔作业,需要在无介质外泄的状态下,以机械切削方式在滤五线上开出一个直径700毫米的圆形孔。
随着“开孔机安装完毕”的指令下达,联箱充氮气试压开始。“气密试验主要是对所焊接的管件进行合格检查,管线开孔前要检查开孔刀在联箱里的位置是否有偏心现象,若有则需要卸下刀具,重新调整。”王晓东说。
氮气的压力需大于管线介质运行压力的1.2倍。10时40分,检查气密合格,待内外压力适合,开孔作业开始。
缓慢下钻,施工人员密切注视着下钻液压刻度,并进行缓慢调整。下降,上升,再降,再升……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王晓东解释说,因为滤五管线内有防腐涂层,这个上升下降的往复过程就是把管线内部的防腐涂层给刮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堵得严实。
14时30分,“呲”的一声,随着开孔筒刀带出管线切割下来的碎片,带压开孔作业结束。泥泞中,施工人员将切割下来的碎片取出,并关闭阀门,拆卸开孔机。
在起重工与施工人员的配合下,液压开孔机被运送至指定位置,1000公斤的液压封堵机被运送至作业面,并安装至法兰阀门上。随着阀门的开启,直径700毫米的橡胶封堵盘在压力的作用下,下到管道内部。管道里面有激涌的水流,封堵盘需要对抗这个力,进行反复拖拽,确保封堵质量。这是个极其精密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精细调试。
17时,记者离开现场,封堵作业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