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拿下大油田

——亿吨级大油田渤中26-6油田发现纪实

2023-05-24 10:29:11 中国海洋石油报 郝艳军 方舟 刘恭利 182
简要说明 3月1日,中国海油宣布,渤海油田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这也是渤海油田连续3年获得亿吨级大发现。在这片中国最大的内海,海油人又一次开出“隐藏款”,然而,惊喜其实来得并不简单。其背...


  3月1日,中国海油宣布,渤海油田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这也是渤海油田连续3年获得亿吨级大发现。

  在这片中国最大的内海,海油人又一次开出“隐藏款”,然而,惊喜其实来得并不简单。其背后是渤中26-6这一国内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发现过程的历经坎坷,也是海油人对“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又一次倾情演绎。

  

       中国海洋石油   郝艳军 方舟 刘恭利

  

  3月1日,站在铺开的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形势图前,渤海石油研究院渤南勘探室主任官大勇目光灼灼。他指着上面一条摇曳生姿的“戏珠锦鲤”说:“这就是渤中26-6,我们在渤海南部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

  那一刻,他衣服上的征尘和岩屑,随着激扬的声音簌簌而落,一年的忙碌与疲惫,也就此消散。

  炸响“春雷”第一声

  一年前。春节上夜班的物探工程师谢祥,对着更新的钻井资料,笑得像孩子见到了糖。

  就在那一夜,部署在渤中26-6潜山低部位的2井,钻遇油层厚度累计超过320米,久攻不下的“山头”终于迎来破冰时刻。

  渤南探区,是渤海各大探区中的“小不点儿”,“个头最小”却“肌肉块最大”:最近十年,渤南勘探室“一人一探井,一年一油田”,并连续2年斩获亿吨级大油田。

  即便是这样的“海油楷模”,也有望洋兴叹的时候。

  在他们年年更新的含油构造图上,有一座岩体庞大的“地下大山”,始终无法逾越。这就是渤中26-6构造。

  1979年,第一批找油人拓荒而来,在构造西部高点锚定古潜山,却无功而返。

  1983年,中外合作队伍把钻机竖在这里,对构造东部高点进行预探,同样所获甚微。

  1996年,又一批找油人再次叩问,潜山依然吝啬它的宝藏,只拿出几十万吨的储量……

  40年过去了,不变的,只有人们空空的行囊和心中的失望。

  而就在这时,隔“洼”相望的渤中19-6构造,迎来潜山大发现的尖峰时刻。它像一束光,在漆黑的夜里,照亮勘探人员的梦境。

  “两个潜山带同样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和多期断裂叠加作用影响,渤中19-6的潜山有大发现,这里肯定也可以!”地质工程师高雁飞激动地说。

  “2020年,我们在构造西部高点上钻了1口井,却以测试出水遗憾收尾。”渤南勘探室副主任石文龙说。油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旦在构造高点出水,就意味着低部位前途渺茫,整个构造也许因此再次沉寂。

  一时间,迷茫就像浓重的雾,让人看不到路在何方。

  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勘探人员和32亿年前的太古界潜山“杠”上了。他们像侦探一样不断假设,大胆推理,小心求证,一步一步逼近真相。一个“猜想”就此产生——断层封隔。

  地质工程师宿雯说:“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整个构造就是一个大的圈闭,高点油气显示不好的话,就意味着低部位也失去希望。但经研究证明,渤中26-6构造被特殊的强封隔性断层分割开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不同油水系统。”这为构造重上钻井找到了理论依据。

  2021年12月,在全新认识的指导下,2井在构造东部低部位隆隆开钻,炸响了渤海油田2022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声“春雷”。

  一个亿的“小目标”

  半年前。比盛夏天气更火热的,是官大勇的心情。

  去年7月14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到渤南勘探室现场办公。当听说渤中26-6潜山斩获大规模储量,他高兴地和勘探人员定下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潜山勘探一亿吨的目标。

  40名平均年龄34岁的勘探人员,备受鼓舞。

  压力,并非没有。

  “2井预测进山就该有良好预期,但钻头进入潜山后,还一点油气显示也没有。”官大勇说,“有显示后,测井情况又令人沮丧,但后来试油测试效果却极佳……”地下世界本就这样,充满未知和难测。

  西边已经见水,想要扩大储量规模,只能考虑2井所在的构造东部。放眼望去,东部满山都是占据有利区带、储层质量差的钉子井——但那也代表前人的百般探索,不容忽视。老路泥泞,新路又在何方?“我们就像行走在迷宫,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潜山评价空间有限,扩大储量规模必须率先解决优质储层预测这个难题。一个由渤海石油研究院精兵强将组成的潜山勘探团队迅速成立。

  没有宽方位地震资料,如何预测优势储层?宽的没有,那就锚定窄方位!

  勘探人员大胆转变思路,对窄方位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大胆创新裂缝储层预测技术,通过应用窄方位地震裂缝预测技术,一点点接近潜山裂缝储层空间展布的“真相”。

  然而,潜山勘探的复杂性,还是超出人们想象:选定靶区的探井,尽管钻遇裂缝储层,油气显示却与预期相差甚远。

  他们又通过一次次头脑风暴、根据一个个蛛丝马迹,探查油气分布的“案中案”“局中局”。

  勘探工程师高雁飞发现,渤南探区普遍发育的晚期断裂在向上层油气运移的同时,破坏了深层潜山油藏的保存条件。“有利区带说不定就在这一片泥岩盖层的下面!”

  他们迅速进行精准分析预测,再次优选有利区带,由东向西、向北部署4口探井。

  6000万吨,7000万吨,8000万吨……随着钻探的推进,勘探人员离梦中的数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但他们眉间“川”字始终没有抚平。

  “岩性复杂,我们每创新一个认识,其实只代表一口井、一个局部的突破。”官大勇说。

  勘探人员一个一个突破、逐一拔掉发现路上的“钉子”。

  当4井再获高产油气流的消息从海上传回时,又一夜无眠的勘探人员,终于发出嘶哑的欢呼声。

  这是探明地质储量超亿吨的“临门一脚”!渤海南部首个整装潜山超亿吨油田、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由此横空出世。

  官大勇说:“回头看,1个亿,只是一个小目标!”

  有望再取“连城璧”

  三个月前,北京。

  当渤海石油研究院储量评价人员出现在国家储量评审现场时,专家们愣住了。

  和开发地质工程师来又春等一同抵达的,还有渤中26-6油田的岩心、壁心、油样、地震剖面、目的层构造图、测井资料及解释成果图件、录井及试油成果报告……

  “现在大家聊起来好像很轻松,其实审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工作这么多年都没遇到的问题,差一点,就赶不上时间节点了。”来又春说。

  在储量申报过程中,有一项常规任务,是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对油田的各类文字资料、图件、样品进行现场核查。而去年12月,受客观因素影响,北京的专家组一直无法成行。于是,步步为“储”的来又春等,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把所有样品和资料一车车拉过去,又人拉肩扛一箱箱送进去……

  2022年最后一天,渤中26-6油田顺利通过国家储量审查。但对官大勇来说,储量汇报现场的欢呼声,其实来得还稍早些。

  在含油构造图上,“锦鲤”的北部断接区、南部断接区、斜坡带、倾末端等,已经或正在被代表原油的绿色、天然气的红色渐渐覆盖。

  “锦鲤”前的“明珠”,已经宝光大盛。“在这里,我们通过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和技术上的提升,对钉子井进行了辩证认识。过去,这里的潜山被认为是火山喷发的产物,现在我们把它定义为局部火成岩、整体变质岩,后来钻遇油层,符合我们的观点。”

  就连见水的西部高部位,也正走在“逆风翻盘”的路上。今年2月,钻机隆隆再探海底“龙宫”,“老区不老”的勘探奇迹正在续写。

  官大勇说:“渤中26-6油田所在太古界古潜山,总体勘探程度依然不高,其上部古近系也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量。”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该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还在向上攀升,有望再取“连城璧”,在亿吨级油田的基础上建成“双古”大油田。

  “渤中26-6的发现一扫该区域40余年无发现的阴霾,攻破了潜山地震成像的技术难关,找到了油气藏成藏规律,形成了隐蔽型潜山新认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周家雄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质认识创新和勘探技术攻坚,为我国海上油气开发不断开拓新的储量增长点,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