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监护队

2023-05-06 14:50:56 吉化报 记者李卓 299
简要说明 4月24日21时,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厂际管廊滤四滤五移位工程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有节律的指挥哨声让春夜不复寂静,土压平衡顶管机稳步向前推进。这项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目前已经进行到第11天。“晶姐,快回去休息吧,接下...


4月24日21时,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厂际管廊滤四滤五移位工程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有节律的指挥哨声让春夜不复寂静,土压平衡顶管机稳步向前推进。这项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目前已经进行到第11天。

“晶姐,快回去休息吧,接下来交给我。”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转型升级项目专职安全监护队队长张嘉博换下了监护队员李晶。他负责排班,自己多数都是守后半夜,“队里我最年轻,我多担待点儿,没啥说的。”

4月25日凌晨5时,和监护队员贾继成完成交接班后,张嘉博抓紧时间补了不到3小时的觉。8时,张嘉博重新振作精神,开启白天正常的监护任务。

现场监护是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1月初,吉林石化乙烯厂改变了从各车间临时抽人监护的方式,成立了转型升级项目专职安全监护队,专职负责从乙烯厂内装置一直到有机合成厂外管廊等所有现场施工安全的监护。

转型升级东部区域施工项目多,覆盖范围广,遍布乙烯厂内厂外15个项目、220多个监护点。尤其外管廊施工,从乙烯厂沿龙潭山、物流园至有机合成厂,监护量之大可想而知。这个7男1女的监护小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还都存在各自的身体健康问题。起初,大家并不看好他们。

监护队员们虽年龄较大、体质不好,但个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从大年初三至今,他们一直牢牢扎在现场。每天早6点前、晚7点后到厂打卡,在现场监护巡查超10小时。施工现场和厂区距离远,交通不便,只能自驾或骑车。遇到厂外监护,中午只能自带盒饭,避免回厂就餐时间长而影响施工进度。4个多月,监护队员们扛过了冬天冰雪寒风,抵住了春天的大风沙尘,用自己的责任心和毅力,硬核扭转了固有印象。

队里唯一的年轻人——队长张嘉博是来自航油车间的操作员,前不久刚过完32岁生日。监护队成立之初,工厂特地任命组织交流能力强的张嘉博担任监护队队长。张嘉博带领监护队的大哥大姐们,每日和施工技术员、监理人员一起,研究学习施工技术,了解安全知识,让自己迅速适应项目建设安全监护需要。

张嘉博很乐观,语速偏快,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自信:“我一贯的想法就是,我们得把这样儿的帽子摘下去。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只看如何去发掘。我们监护队员的闪光点,现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因为工作需要,张嘉博给自己办理了电话大套餐,包含流量100G,通话时长3000分钟,短信500条。“我天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接打电话,一天平均100多个电话吧,还得随时跟队员们网络联系。”

每一天从睁眼开始,先是施工方联系张嘉博,确定监护时间和作业项目,张嘉博再根据任务情况,统一协调分派监护队员一天的任务。张嘉博要把当天任务在项目组里通报一遍,队里通报一遍,安全科再通报一遍。

“杜大力、王新功、贾继成,今天3处作业,监护2号管架基础施工、两处航油管廊移位,8:00-17:00;李晶,滤四滤五线,8:00-17:00;张嘉博、麻春雷,监护厂外乙烯路搭建围挡、厂外物流园区挖掘;张治国,监护厂外839站台施工,6:00-18:00;李明超,与装卸车间联合监护5号路挖掘,8:00-18:00……”

收到任务后,队员们各自行动,在施工任务开始前,到达指定地点。监督施工方出具齐全规范的作业票证书,叮嘱施工人员戴好劳动保护,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作业。

分派完任务后,张嘉博就戴好劳动保护,挨个监护现场都去巡视一遍,和现场施工负责人以及监护队员交流作业情况。一圈走完,一上午时间也就过完了。

施工进度不能停,队员们就自动放弃了节假日,甚至连续几个月一天未休息,尤其现在进行中的外管廊高铁桥下顶管作业,需要24小时施工监护,队员们就排班轮流上阵。

来自乙烯厂公用工程车间的老师傅杜大力,今年52岁,是从监护队成立之初就全程坚守至今的元老级人物。遇到夜里施工需要监护,就数他和张嘉博轮班最多。

面对最近的白班连夜班,杜大力很淡然:“类似滤四滤五移位这种需要连轴转的特殊作业,不是一直有,只要克服困难挺过这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职责所在,必须尽全力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

王新功今年55岁了,来监护队前在乙烯联合车间锅炉工段做司炉,是监护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大哥。他很清瘦,安全帽外沿的头发是一色银白,护目镜内,却藏着一双闪亮的眼睛。4月25日7时前,王新功就把车停到乙烯厂停车场,再步行15分钟,到达今天的监护点——航煤2号管廊基础施工。先带领施工人员签署一系列作业票,然后开始施工,这一站就要站到18时。年初到现在,每天如此。他手里捏着厚厚的一沓票证,举起来笑着说:“票在人在……”

监护队成立至今,队员们累计及时发现纠正、提醒安全隐患及违章作业50余次,保证了转型升级项目现场的施工安全。监护同时,他们还自发定期将现场图片、资料归类整理,方便后来进入项目组的人学习。项目群里,他们随时发布现场照片、视频,让大家了解整个现场的施工进展。

监护队成员们经历了新项目原有的基础拆除、桩基试验、打桩灌桩、基础施工等全部前期施工,他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项目建设的第一批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