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左右,天然气年产能从70多亿方增长到150亿方,这是一个极具雄心和挑战的目标,也是延长石油“十四五”承担国家能源保供责任的当为必为之事。
2022年7月20日,油气勘探公司“百亿方气田”梦想的开局之作——富县-甘泉10亿方/年地面集输工程,历时282天的紧张建设,提前3个月建成投产,全年贡献产量2.7亿方,成为该公司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关键。该项目也由此获得集团管理与创新类特殊贡献奖。
人勤春来早。今年以来,油气勘探公司围绕“产能建设年”主题,聚焦“提速产能建设、提升建井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目标,硬核推进开工建设和稳产达产,产建现场热火朝天,产能释放平稳有序,三年征程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提速产能建设: 重大项目挑大梁担重任
2月8日夜,陕北地区普降大雪,千里气区银装素裹。尽管气温骤降,但投产刚满半年的采气四厂直罗净化厂依然灯火通明、运行平稳,仿佛一艘崭新的雪海巨舰,正驶向无垠的未来。
“设备运转正常,我准备清扫积雪。”完成装置区巡检最后一处打卡的副操崔泽,向中控室值班人员汇报完现场情况,随即拿起扫把一刻不停地清理积雪。虽然忙碌,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干起活儿来有使不完的劲。
“富县-甘泉项目能够提前3个月建成投产,重点得益于我们采用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办法,可研批复后直接进行EPC招标和长周期设备材料采购,至少缩短了4个月建设工期。”采气四厂厂长马东介绍说。项目建设期间,该厂依托“三比三提升”活动对标行业优秀单位,一方面全力优化设计方案,直接节省投资3.1亿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智慧化工地建设,创新冬季施工措施,从主体结构完工到外立面亮相,再到食宿配套完善,建设团队铆足劲苦干实干,大幅缩短了建设工期。
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实现了由中压集输向中低压集输工艺模式的转变,形成了具有延长气田特色的地面集输工艺建设体系,被中国化工企业联合会评定为2022年化学工业安全文明工地、化工建设工程质量4A级工程。项目在建设模式、工艺技术、招标合同、投资管控、安全文明和冬季施工等方面创新性的经验做法,对集团天然气地面工程建设也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目前,该项目日产天然气稳定在230万方以上,元月份顺利实现开门红,项目整体运行良好。
有了富县-甘泉项目珠玉在前,油气勘探公司再接再厉、快马加鞭,总投资109.1亿元的延长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工。“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计划于2024年建成产能19.1亿方,开发区域涉及靖边、定边两县,建成后将为全省天然气保供提供有力支撑。”采气二厂厂长李宝成说。
项目建设是增产能、提产量的主抓手,也是稳增长、多贡献的硬支撑。近年来,油气勘探公司狠抓集中攻坚、手续办理、进度落后“三张清单”,公司班子成员深入现场解决建设堵点难点,建设者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在建项目持续高强度施工。其间,该公司围绕150亿方产能建设高效完成了储量落实、总体规划方案和中区北部开发方案编制等工作,富县-甘泉地面集输工程、延长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合作区和外围井接入项目等重点工程开工落地,新建项目累计贡献产量6.5亿方。
通过“抓新开、抓续建、抓节点、抓落地”,以超常规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落地,有力弥补老区产能递减,该公司“稳量增能”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公司老区延113-延133外围井接入项目、新区周长-席麻湾地面集输工程等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全年将累计新建产能18.9亿方,力争年底建成百亿方天然气产能规模,实现新的历史突破。
提升建井质量: 快工更要出细活
“去年,我们创新推进质量管理挂牌制和亮牌制,夯实了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主体责任,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3万多项,消除了一批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有力保障了建井作业质量。”油气勘探公司质量监督中心马弘刚表示。
在企业大上产的关键时期,该质量监督中心干部职工与监理队伍先后到现场5700多井次,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仅为建井作业问诊把脉,更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在建设者的攻坚拓路和监督者的明察秋毫下,公司全年喜获5口试气无阻流量超百万方的高产井,增产天然气4亿多方。
据了解,150亿方产能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油气勘探公司围绕“技术质量安全”三位一体主线,按照“统筹地下与地上、同步建井与项目”的原则,加快开发方案编制,高效组织钻井试气,提前配套地面工程,为产能建设目标顺利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该公司完善了《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下发了《质量监督手册》,先后两次修订了7大类《天然气井工程作业质量监督检查清单》,瞄准提质增效,加强责任落实、现场督查、指标执行等工作,确保建井作业全过程、各环节监督到位。
建井质量管理的主阵地是作业现场。今年以来,油气勘探公司技术干部驻现场、抓重点、把关键,紧盯作业过程中施工设计质量、指标执行质量、入井材料质量和资料录取质量,对作业现场进行全要素、全方位监管,全面夯实了建井作业质量的过程管控。
“质量是气田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保障。公司计划今年完钻气井1295口、试气1111口,建井作业任务重、工期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上产、赶进度,更要重质量、看效果,实现量的跨越式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该公司生产计划部副经理游海兵说。
提高工作效率:“智慧气田”未来已来
1月4日,油气勘探公司确定在全公司应用推广建井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围绕钻前、钻井、试气的设计、派工和结算等环节推进建井作业数字化管理,逐步实现业务在线办理、成本有效下降、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的目的,助力气田有序产建。
面对“大生产、大上产”形势,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百亿方气田高效率高质量建设,可谓所谋深远。今年,该公司在工作报告提出,中区北部地面工程将通过增加振动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集气站巡检机器人等智能控制,打造“无人值守+定期巡检+中心站”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井场、厂站90%以上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助力气田高效开发。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以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加快产能高效释放为原则,充分发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协调中心和信息中心职能,精心组织油气生产,抓好现场生产管理,加强上下游产销衔接,超前研判产销形势,统筹制定2023年天然气产供和装置检修方案,全过程提高生产组织效率。
开局定全局,起步即冲刺。2023年,油气勘探公司自加压力、迎难而上,一系列新举措、新规划层出不穷:编制气井“三率”实施方案、实行建井质量管理办法、6月底建成投产宜川延203井区地面集输工程、12月底建成中区北部青阳岔-化子坪地面集输工程、统筹推进建井工程一体化作业……眼下,该公司上下正全力奋战,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同时盯紧今年、落地明年、谋划后年,坚决打赢150亿方产能建设攻坚战,为集团再造“新延长”贡献勘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