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电潜泵适应性技术改造

以“活”盘“活” 颗粒归仓

    期次:第5499期   

本报讯(记者 杨舒然 通讯员 张婷)2月20日,宜宾市江安县四面山乡井26井当班员工潘勇巡查完电潜泵显示数据后满意地点点头:“电潜泵经过技术改造后,设备持续运转时间长多了,以前不足百日,现在可超过3年。”

“电潜泵技术最初从国外引进,主要适用于油井,而西南油气田公司普遍是气井,与油井相比,气液比高,易造成电潜泵运行工况恶劣且周期短,难以实现大液量排水技术的有效接替。”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气工艺研究所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室朱鹏道出了电潜泵“水土不服”的原因。

朱鹏一直负责电潜泵的维护管理,致力解决技术难题。他介绍,之前电潜泵故障需要修井起泵并返厂保养维修,不仅周转时间长,还耗费大量资金。西南油气田公司通过设计和装备创新,针对影响电潜泵寿命的腐蚀和气锁两项关卡,通过升级壳体和井下设备材料,增加井下分离器,增大泵流道等方式,延长电潜泵寿命。

该项技术将电潜泵对气井适应性符合率从40%提高至90%,泵挂深度从2000米提升至4000米,机组气液比适应能力从150方/方提升至1000方/方,电潜泵运行寿命由不足5个月提升至40个月,最长运行时间达1280天,创下全球气井电潜泵运行最长纪录。

据悉,该技术已在川渝地区累计应用10口井,增产天然气2.66亿方,井均增产超80%,综合递减率控制在8%以下,为中坝须二气藏、阳高寺茅口组气藏、九龙山珍珠冲气藏等整体治水提供了技术支持,助力老气田老井挖潜提质增效。

去年1月12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对井26井采取了电潜泵低压强排水技术,使这口不排即淹的井成功恢复并稳定生产,工艺实施时间较以往缩短了7个月。同时,因电潜泵排水效果明显,对同井区整体气藏压力产生良性影响,三个月后,距井26井不远处的井9井也“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