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金玲)2022年,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特点,赵东油田围绕“老井控递减”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增能力、提时率、调结构、提采率”油藏分类治理,强化注水精细管理,实现自然递减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赵东C/D区注采井网不完善,经过近20年高液量开发,井间高渗带和大孔道发育,水驱效率下降。对此,赵东油田开展流线数值试井分析和大孔道识别研究,攻关海上油田安全注水压力界限研究和注水方案优化,主要通过注采结构调整、酸洗、转注、调剖等精细流场调控,提高注水能力和水驱效率。2022年,治理地质储量3192万吨,实施油水井工作量80余井次,增加日产能力143吨,增加日注能力2800立方米,自然递减下降4.1个百分点。
针对C-4区中生界能量亏空液量低问题,赵东油田坚持油藏压力与流场调整相结合,开展注采耦合调流场研究。F16井组调控前供液能力不足,产液、压力不断下降,适时对油井F16进行关井压力恢复,保持水井持续注水,补充地层能量,2个月后地层压力系数由0.43恢复到0.64,F16井开井后液量上升,含水下降,日增油45吨,累计增油6100吨。
针对海上油田优势渗流通道发育问题,赵东油田综合示踪迹、流线分布、油藏特点、管柱结构优选调剖井组,优化调剖体系。2022年,优选平面和层间矛盾突出的两种类型油藏实施“涂层凝胶+颗粒”深部调剖,首次针对次生底水油藏C31井组开展调剖试验,初期日增油20吨,累计增油1611吨,目前仍在见效期内。
针对海上油田多为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井斜角大,井内管柱复杂,可实施措施类型有限,动钻机措施作业成本高等难题,赵东油田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按照“择优挖潜、降低成本、高产稳产”的思路,深化油藏潜力分析,加强油井措施摸排,效益排队,先算后干,提高措施有效率和油层动用程度。2022年实施补层、换泵等油井措施6口,初期日增油227吨,预计增加可采储量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