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茨采的春天

    期次:第1059期    作者:张平

和很多油田人一样,我有两个老家。一个是籍贯上的江苏江阴,烟雨江南的美丽小城,我的出生地。一个是如今的辽河茨采,风雪塞外的无名小镇,我学习、工作、结婚、生女,都在这里。

我是在茨采长大的孩子。我10岁就跟随父母来到这里,到今天已经是第36个年头。

记得刚来的时候,整个茨采只有两栋家属楼,就是现在的一区3号楼和4号楼。而现在,昨天晚上我在街道上走圈的时候简单数了一下,大概有70余栋家属楼。走圈的时候,经常会碰见一些退休的“老石油”,他们三三两两地散着步。

我知道,正是他们,让咆哮的风沙低头,让荒凉的土地重生。在他们的身后,是整洁漂亮的厂区,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是花红柳绿的公园,是现代化的采油工艺,是最先进的设施器材,一切都在变化,变得更好,变得更强。

也许,唯一没有变的是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是誓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这就是我们三代茨采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茨采精神,我们,正是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去开拓创新,用我们的青春去打造一个更加美好。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么,就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茨采的历史:1983年11月建厂,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辽宁省消防安全先进单位、集团公司管理工作先进采油厂、“全国环境保护优美工厂”称号和辽宁省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集团公司清洁无害化工厂、沈阳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土地垦复先“找油能手”周福臣、“辽河铁人”文建明、“辽宁省道德模范”王东,面对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常常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才能让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才能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乐观向上,才能铸造辉煌。

如果茨采精神是一棵树,那她就是浑河岸边的那棵采油树,坚强是她最突出的品质。关于我们茨采的采油,有个著名的笑话:别的采油厂,他们的油藏是一碗瓷实的大米饭,而我们是一碗稀粥,并且还掉在了地上。我们几乎没有咆哮,会让所有的生物匍匐。只有采油树,这片荒野里最坚强的植物,傲然挺立。她扎根千米,恢宏远志,喷涌而出。如果茨采精神是一个人,那他就是“文建明”注水站的老文。文师傅个子不高,很普通的一个人。他所在的三区在我们集输楼上,我们是邻居,我见过他很多次。22年来,文师傅默默地守着茨3注这个小站,在他身上是茨采人“忠诚、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30年的光阴里,茨采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变革的阵痛。到了今天,勘探增储难、成本控制难、老区稳产难等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形势向我们年轻一代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只有知识,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超越;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窗外已是风雪漫天的时节。雪莱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着辽河“双千”目标,茨采“三次腾飞”的任务,和我一样年轻的朋友们,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能力承担起这个责任,因为我们,站在了历史交替的风口浪尖上。

冲吧,和我一样年轻的朋友们,去迎接茨榆坨采油厂2023年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