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传富 梅放)重庆气矿结合页岩气井投产初期产量快速递减的特点,在无新井补充的情况下,面对黄202井区稳产难题,精准分析,在16口页岩气井打出创新“组合拳”,保障黄202井区页岩气老井稳定生产。截至1月18日,重庆气矿页岩气日产量维持在65万立方米左右。
泡排工艺提升开采气量
重庆气矿积极提升页岩气开采气量。根据黄202H3平台生产异常的情况,重庆气矿综合调研,对比生产数据,2021年12月在平台安装自动泡排加注装置,4口气井实施泡排工艺措施,平台日产气稳定在8万立方米。
2022年8月,气井再次出现产量下降及带液异常,平台产量降至5万立方米。重庆气矿再次调整泡排制度,在改造泡排加注设备的同时,安装投运平台增压设备,平台日产气增至7万立方米。借助黄202H3平台泡排工艺的经验,重庆气矿将黄202井柱塞工艺改为泡排工艺,产量由1万立方米增至2万立方米。
此外,在黄202H2平台提早加装自动泡排加注装置,平台2、3井刚出现带液不佳立即投用泡排工艺,促进了平台页岩气稳定生产。
双管齐下实现平台稳产
重庆气矿边开采边总结向气井要效益。
黄202井区管网运行压力长期在3.5兆帕左右波动,通过分析黄202H3平台各井生产特征,提炼出高输压对平台气井正常生产影响较大。随着地层压力持续下降,单靠泡排工艺已无法维持气井的生产,重庆气矿决定在黄202H3平台安装多项混输增压泵开展增压工艺,降低平台生产压力,减小输压对气井生产的影响。2022年10月16日该设备投用后,他们不断测试各功率下的增压效果,制定合理运行的生产制度,采用多项混输增压泵+泡排工艺,双管齐下实现黄202H3平台稳产。
2022年5月,前期实施柱塞气举工艺的黄203井无法带出积液,生产出现异常,日产量从2万立方米降至1万立方米。为此,重庆气矿改用油套环空生产,保留柱塞工艺薄膜阀间歇开关功能,实现气井自动间歇生产,现场摸索4种间歇生产制度后找出最佳制度,日均气量保持在1.5万至2万立方米。此外,针对气举作业排井筒积液复产水淹井的情况,2022年6月以来黄202井区开展气举作业14次,复产黄202井、黄202H1-4井、黄202H2-2井、黄202H2-3井,为黄202井区气井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重庆气矿将继续提升泡排、增压、气举、间歇生产措施效果,深挖黄202井区页岩气老井潜力,力争稳住黄202井区页岩气老井产量,总结经验应用于井区后续投产气井,助力气矿页岩气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