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严寒勇夺油

    期次:第5507期   

编者按:

新年将至,万家灯火映照下,亲朋团聚的场景一定是暖意融融。可曾想到,这欢乐祥和的背后,还有很多人无惧严寒、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着,用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劳动支撑起平安和谐的生活图景。没错,他们就是可爱的大港石油人。今天,在这里,就让我们去看看他们辛勤工作的场景,感受一下一线职工的奋斗和执着,并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冬夜抢修

本报讯(通讯员  周国文)“刘站,官6-21-1井附近发现管线漏失,初步判断是这口井的油管线出了问题,我马上回站上拿铁锹挖漏……”

“我联系完生产保障中心了,这就跟值班人员一起过去!”1月15日17时,采油三厂官二十站夜班工巡查至官6-21-1井附近时,看到地面上有油水印渍,并升起一缕缕白雾,简单分析后,便打通了作业四区值班组长刘勇的电话。

这边,刘勇立即联系人员与车辆;那边,值班人员耿建伟已将铁锹、雨鞋、夜间专用的照明灯等工用具准备妥当,坐在电动三轮车上随时准备赶至补漏现场。

18时,室外温度已经接近零度,阵阵寒风吹过,更添了几丝寒意。

耿建伟脱下厚厚的棉鞋,换上专用雨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咝……冬天真是磨炼人意志的时候!”

抵达现场后,大家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中……“活动活动身上就不冷了,咱们三个人把管线周围再挖大点、挖深点,让生产保障中心的兄弟们方便操作,也能快点补漏!”刘勇边说边干,率先挖了起来。

天越来越黑,管线中的“白气”透过漏失点飘出来,呼出来的“白气”透过口罩飘出来,现场雾蒙蒙一片。“咱们这干活的氛围,仙气十足啊!”一阵欢声笑语过后,又是一锹接着一锹卖力的沉寂。此时,三人脸颊上流淌着的,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雾气凝结成的水珠。

时间在三人的配合中一点点地流逝着。30分钟后,管线漏失点终于露出了“真面目”,现场操作的接力棒递到了生产保障中心职工的手中。一行人快速套上一次性雨衣,跳进挖好的坑里。面对迎面而来、毫无章法的“枪林弹雨”,他们无所畏惧,先清理干净周围的管线、泥土以及管线上面的防腐层,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准备好的钢带对准漏失点,缠绕一圈后再逐渐拧紧,终于让“热闹”的喷射“安静”了下来。

“真棒!这活儿干得又快又好!大家辛苦了!”紧张的忙碌过后,刘勇对着现场的所有人竖起了大拇指。随着急促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大家兵分三路消失在夜幕中,各自投入下一轮的“战斗”中。

就是这样,寒来暑往的日子,无数身披红衣的石油人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用坚毅和担当扛起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叙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寒夜巡井人

本报讯(特约记者  明洁)年关临近,采油一厂作业一区夜间巡井人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春节期间气温最低,也是一年之中油井生产最困难的时期。漆黑冰冷的巡井小路上,只有皮卡车音响里传出的流行歌曲和远处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才让人感到荒凉的井场也有着别样的人间烟火。

晚间22时,巡井工胡传新刚从温暖的值班室出来,一阵冷风就让他打了个寒颤。“这会儿的温度跟白天比简直是两个世界,还是得多穿点!”搭档孔德集拎着棉工帽和热水壶放在了胡传新皮卡车的副驾驶座上,“带上这些宝贝,关键时刻能管大用。”说罢,两人各自驾车去巡井。

孔德集负责加密巡检重点井,他开着车以60迈的速度在黑暗中前行着。多年来,他练就出了在空旷荒滩上快速找井的本领,不论多偏远的井,他都能在暗夜中准确找到目标位置。车停下,他下车步行直奔井口,寒风直往脖领子里钻,如同喝了凉水一般。但当听到熟悉的出油声,一股暖意即刻涌上心头,他不由得举起手电筒,加快了向压力表方向行进的步伐。“油压1.97兆帕,套压1.14兆帕。”他借助车灯的光束发送着生产信息。路过皮卡车放下棉手套,他利索地打开了电泵房大门,电泵卡片在仪表设备“嗡嗡”作响下精准记录着设备的运行数据,孔德集从棉工服口袋里掏出手机,冲着数据显示屏“咔嚓”一声,随即将照片发送给中控调度。

胡传新负责80口井的夜巡任务。有着二十多年丰富经验的他从来不轻视每一次巡检,打起了十二倍的精神一口井接一口井查看着。零下10度的深夜中,寒气如同针扎一般向脸颊袭来,他却早已习以为常。他认真查看井口温度,判断出液是否正常,保证4小时一次的巡检任务圆满完成。港深3井回压容易升高,他就立刻单膝跪地,拿着手电筒照着压力表,仔细观察油套压波动范围,2分钟后,他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压力正常、阀组正常……”汇报完毕,他发动车辆沿着单井轨迹继续前行。

凌晨2时,值班干部孙申放心不下新井港393-10井的加热炉。“越是天冷越要保障干线温度!”他跟中控调度碎碎念着,自己步行前往区部北边的现场巡查加热炉的运行情况。加热炉电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响,孙申将冰冷的手电筒举向烟囱,只见一股股热气连绵不断地飘向夜空,显示屏的进出口温度数值在深夜显得格外醒目。“加热炉工作正常,出口温度达到额定温度!”孙申把手机揣进口袋,一想到转天早上还要安排重点工作,他决定再去其它的重点井转一转,这样心里才更有底。

临近新年的梦乡格外甜美,而作业一区的石油人正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地坚守着岗位。作为夜幕下的油井“守护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新年的期许,谱写着一曲夜巡石油人的赞歌。

旷野修井人

本报讯(特约记者  代中专)日前,日产油9.17吨的家30-26井因抽油杆本体断躺井。井下三修井316队队长代金峰带领班组员工吊卸设备、接管线、校正井架、摆放清洁生产平台,仅用4小时完成开工准备。该队员工迎战低温严寒,妥善解决抽油杆杆断、油管内充满油水混合物等作业难题,连续奋战76个小时,起下管杆930余根,高效恢复油井正常生产。

这只是一个缩影。三九时节,低温严寒加剧。百里油区的百余个修井施工现场,高耸的井架与抽油机并肩矗立,修井机车的轰鸣声响彻旷野,身着石油红的修井员工围着“三尺”井口奋战忙碌,用实际行动展现“修井铁军”作风,用奋斗实干保障油水井平稳运行。

作为工程技术服务保障主力军,井下作业公司践行“因油而生、为油而战”理念,锚定“拿油”“争气”核心任务,强化生产资源调配,开足马力修井拿油。首月前半程,该公司修复各类油水井165口,其中日产油3吨及以上重点井35口、日恢复产量135.1吨,实施增产措施井28口、初期日增油110.28吨。

紧跟油区重点工程作业需求,该公司精细分解作业计划,采取机关服务一线、专家现场服务等方式,做实张海21-27井、枣2井、齐古1井等重点井服务保障。枣2井是一口井龄50年的老井,2009年因表套返水停产,2013年提原井时悬挂器下部公扣断脱、后期打捞时接箍捞筒落井,油层套管腐蚀老化严重,作业难度极大。为彻底根除井控和安全环保隐患,该公司优选大修经验丰富的315队搬上施工,技术部门安排李志强、周忠彪、韦伟等专家骨干24小时轮流驻井20余天,实时优化施工方案,精细控制施工参数,解决了套铣丢鱼、套管断脱、井壁坍塌等复杂井况作业难题,顺利完成350余米油层套管的裸眼取换作业任务,为后续作业创造了良好的井筒条件。

面对首月饱满的修井工作量,该公司坚持“早谋划、早实施、早拿油”理念,在保证修井动力满负荷运转的同时,将动力向保产工作量倾斜,日开启保产动力80台以上。同时,优化调整作业保障方案,集中动力资源完成一批高产井、重点井保障任务,恢复羊1H5井、官46-22井等多口重点井的正常生产,收获港3-59-3井、板17-11井等日产油10吨以上措施油井6口。1月15日,高产井港2-62-4井、东7-31井临时躺井,第一修井分公司101队、107队干部员工决定推迟返乡日期,带着修井设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细施工操作、精益质量管控,于17日恢复2口井的正常生产,用坚守奋斗书写新年夺油上产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