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慢慢走欣赏啊

    期次:第1056期    作者:张照东

“什么是美?”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的脑海曾时不时地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思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与“美”这个概念接触的越来越频繁,我所认知的“美”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进入了青春期,更确切地说,自高考结束以后,我的美学探索之旅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快,却也变得越来越狭窄。

直到前不久读罢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令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纠正了我之前一直在困惑的“什么是美”,美是纯粹,是物我统一,是有距离感,是不被享乐主义所掩饰的一种脱俗感受。

人们常常把美感和快感混淆,我也未曾幸免,回想起之前自己对美的追求,不免有些庸俗,之前我说自己认为的美是“好看”,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东西,这样看来,仿佛美是为了取悦人而存在的,但事实上,美感与实际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需要,且美感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快感却没有。所以,我们追求美的事物不能以满足滋生欲望为目的,而是要摒弃这样功利的念头,追求事物本身独特的、纯粹的美。

而后,朱先生又接连探讨了创造与情感、创造与格律、创造与模仿等艺术创造问题。关于创造与情感,我们可以回顾自识字以来所学到的文艺作品,例如诗歌,小时候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末尾总离不了一个“情”字,有怀古伤今之情、思乡之情,这些诗词篇幅短小,语义精炼,却总能让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结合朱先生谈到的事例我们不难理解,是诗人在创作时融合了情感的因素,诗歌因此具备了移情因素,才具有引人入胜的力量。

最后我想回到我最开始的困惑,什么是美?我的人生缺失了什么,我对于美的追求少了哪些感受。想来,是我之前的追求太过实用主义,对美的追求也颇为功利,才觉得烦恼。《谈美》改变了我对艺术的固有印象,之前的我错把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当成二者的隔阂,殊不知艺术来源于生活,二者虽不在同一时空里,却是相生相伴,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的活动便是艺术的活动,我们的人生总是避免不了创造和欣赏的,因此,离开了艺术何以谈人生呢?

说到底,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需要自己来定义。常有人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各行各业的人都囿于自己的工作或是学习之中,被成功学的桎梏束缚着,却不曾想过要放松一下自己,寻味生活的情趣所在。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美好的事物,在追逐成功的路上,为什么不停下脚,歇一歇,欣赏那些美好的事物,唤起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感受这生生不息富有情趣的人生呢?

就像朱光潜先生的叮嘱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