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3000万吨

    期次:第5479期    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12月2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全年生产天然气376亿立方米,生产原油6.8万吨,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创历史新高。

突破3000万吨油气当量,对这个中国第五大油气田、天然气产量第二大气田来说,意味着什么,将带来什么?

 

油气当量3000万吨意味着什么?

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副总经济师段言志介绍,3000万吨油气当量,预计约占全国2022年天然气产量的17%左右,西南油气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二大天然气田,也是继长庆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塔里木油田之后的中国第五大油气田。

对市民来说,3000万吨油气当量怎么能可感可知?西南油气田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张友波用了三个“更”字,“百姓家里的火炉更旺,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更多,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炉火更旺,是因为随着西南油气田公司迈入3000万吨油气当量行列,区域民生保供能力极大增强。3000万吨油气当量折合天然气约376.5亿立方米,按一个三口之家日均1立方米天然气用量测算,可供全国14亿人连续使用3个月,四川省8300万人连续使用4年,成都市2100万人连续使用17年。

助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更多,是因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减少碳排放。油气当量3000万吨,相当于替代标煤0.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49亿吨、二氧化硫374万吨、氮氧化物168万吨,有力支撑了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双碳”目标实现。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突破3000万吨油气当量,意味着更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助力经济发展势头更强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突破3000万吨油气当量,意味着距离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目标更近一步。西南油气田公司正坚定不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坚决扛起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中国“气大庆”主力军重任。

3000万吨油气当量,可满足川渝地区工业企业三年半的连续使用。西南油气田公司充分发挥产运储销一体化优势,带动四川盆地天然气全产业链规模快速发展,提升天然气产业增加值对川渝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成果,按川渝地区每生产1立方米天然气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GDP贡献值8.61元计算,3000万吨油气当量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GDP贡献值达3237亿元。

 

油气当量3000万吨的含金量如何?

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地质师杨洪志介绍,从1958年开始产气,到2006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油气当量,西南油气田公司用了48年;2019年跨越2000万吨油气当量台阶,用了13年;而此后只用了3年,就跨越了3000万吨油气当量台阶。

不断递进的上产速度,不断跨越的产量台阶,背后的支撑是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驾马车”齐发力。

分析油气当量的结构,2006年实现1000万吨油气当量时,常规气占比达到94%,致密气占比约6%;2019年跨越2000万吨油气当量时,常规气占比约70.8%,致密气占比约4.2%,页岩气占比达到25%;今年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常规气占比约61.7%,页岩气占比约31.7%,致密气占比约6.6%。

杨洪志说,从组成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常规气持续稳步上涨,页岩气从无到有,致密气再次发力,产量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不断递进的上产速度,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处项目管理科副科长李武广介绍,近几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强化科技攻关,围绕增储上产重点领域(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针对效益勘探开发的难点和痛点核心技术问题,配置数千项科技项目开展攻关研究,自主攻克了一批瓶颈技术,形成了一批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成果,为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协同创新体。构建以院士工作站、高校六大特色研究中心、集团公司三大技术支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为一体的“油公司”模式协同创新体,为科技攻关注入创新活力。

搭建创新平台。搭建国家、省、集团、分公司实验室创新平台,成都天然气论坛,天然气青年科技论坛等创新文化交流平台,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制定科技管理制度。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奖励,构建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潜能和活力的制度体系,激发创新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引领未来,西南油气田公司统筹部署重大专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外交流合作、新技术推广等重点科技项目1000余项,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攻关,自主攻克了一批瓶颈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重大理论成果和主体开发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10余项。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形化科技成果,申请国家专利2000余件、国外专利30余件,形成的科技成果为公司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何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

“3000万吨油气当量的天然气要生产出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相当于每天生产8.4万吨,每小时生产3500吨,每分钟58吨,大约每秒钟生产1吨。”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运行处生产调度科科长蒋永说。特别是今年,面对高温、限电、疫情、地震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如何做到生产进度不受影响,拼出3000万吨油气当量?

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地质师杨洪志介绍,拼出3000万吨油气当量首先在于精心组织。天然气井的滚动开发有时序,钻井有周期,新井产能变成产量,要新建配套管线站场,需要批复井位方案,要钻前工程修好后才能上钻机,井钻完试油出来了才能建配套设施,“但我们的要求是井位不等方案,在方案还没出来前就需要把井位准备好;钻井不等钻前,只要钻机出来了,钻前要尽可能提前准备好;投产不等地面,井打出来后,地面工程需要尽快做好配套。”杨洪志说,压缩了所有可以压缩的空间,按小时、按天计算来拼抢进度,做到日跟踪、周分析、月调整,才最终实现了超额完成目标。全年实现开钻300口井以上,投产300口井以上,新建产能100亿立方米以上。

拼出3000万吨油气当量还在于精打细算。除了开发新井,西南油气田公司还对1200多口关停井采取系列措施,今年把约60口关停井重新恢复,明年预计还将恢复近200口,实现颗粒归仓。

拼出3000万吨油气当量,背后是一个个拼搏的日夜。位于府青路一段的机关办公大楼,夜晚常常灯火通明,“对我们来说,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10点以前不算加班。”杨洪志说。

突破3000万吨油气当量之后,西南油气田公司又将沿着怎样的目标继续前行?

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姜鹏飞表示,西南油气田公司全面开启“上产500亿、奋斗800亿”的新征程:力争202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到203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公司将继续加快勘探开发力度,尽可能把资源转化为储量,把储量转化为产能,把产能转化为产量,切实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供应,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并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打造“天然气+新能源”相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