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代中专 通讯员 陈达)井下作业公司发挥用好大修设备优势,积极推进复杂井施工,破解制约油水井效益生产的难题。截至11月底,实施大修作业88口,累计产油1.15万吨、注水6.67万立方米。
作为开发生产近60年的老油田,大港油田的油水井长期受出砂、腐蚀、偏磨、地层运移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油水井井况复杂化,“带病”生产甚至停产,亟需根除“病灶”,消除安全、井控和环保隐患,恢复油水井的健康生产。
井下作业公司瞄准油水井效益开发需求,千方百计配齐大修动力设备,储备类型、尺寸丰富的各式井下作业工具,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技术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与油气生产单位沟通对接,开展疑难问题、关键技术立项攻关,强化成熟特色技术引进吸收和现场应用,培育形成了解卡打捞、取换套、套管修复等复杂工序作业能力,治理生产井20口,成功率100%,累计产油4707.3吨、注水3.81万立方米。官9-14-1井因电泵卡片卡管柱上修,作业过程发现井口部位的套管错断,综合采用取换套、小件落物打捞、电潜泵打捞等工艺技术,畅通油井的生产作业通道。该井于1月底恢复生产,目前日产油4.1吨,累计产油1457.5吨。
井下作业公司紧跟套损套变井治理专项工程需求,发挥大修动力在破损、错断套管取换及缩径套管修复等方面的优势,治理套损套变井29口,修后累计产油6787.5吨、注水2.86万立方米。港8-73-4井于2021年4月检泵冲砂时返泥浆,技术部门判断存在套漏情况,今年8月初通过四十臂井径测井显示井深1330米、1365米附近的两段套管存在变形、缩径情况,最窄处缩径25.3%。技术部门通过验套作业,证实油层上部套管的完好性,采取逐级扩铣和冲砂作业工艺,修复缩径套管并恢复油井生产。该井于8月中旬恢复生产,日产油稳定在6吨以上水平,累计产油736.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