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董月洲 邢洪涛)12月8日下午3时,历时3天的大港油田埕海一号平台首次海底管道内检测工作圆满完成。
此次平台海底混输管道内检测工作由大港油田公司统一组织,采油四厂(滩海开发公司)负责实施,克服了疫情、海况等不利因素,最终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港油田埕海一号平台海底混输管道真正达到了安全运行的标准。
据悉,大港油田埕海一号平台是中国石油首座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投运的万吨级采修一体化平台。该平台海底混输管道全长12公里,连接着埕海一号平台和埕海1-1人工岛,为平台原油运输提供枢纽和保障作用,于今年5月26日开始试生产。
埕海一号平台原油混输管道采用的是海底敷设,安全隐患复杂多变,需要对平台管道进行专业内检测。此次检测采用漏磁内检测先进技术,对管道本体的质量缺陷及管道敷设过程中的形变进行精确把握,为今后平台管道运营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