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青春赞歌

——记采油三厂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种金牌获得者陈显超

    期次:第5494期   

■通讯员  杜洪山

陈显超是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专采作业区采注运维一组副组长。34岁的他,2009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奋战在一线采油井站上。  

时刻准备着,急难险重冲在前

无论白天黑夜,当油井遇到紧急情况,陈显超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排除险情。

今年8月4日19:10,正是休息时间,现场却突发紧急状况,4口单井因地方输电线路故障导致停电停井。其中两口井刚完成措施作业,生产还不稳定,原油物性属重质稠油,日产油超过5吨,是作业区重点井、高产井。在地方电故障原因不明、排除故障并恢复送电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陈显超马上与技术信息组沟通协调,请求提前预备两车电泵液,依照此前制定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

“终于来电了,先合闸开启加热带,预热管线20分钟,连接好洗井流程,核实电泵液温度,过滤网一定安装到位,洗井初期控制好流速不宜过大……”电力恢复后,陈显超带领班组员工进行启井准备工作,此时已是次日零点二十分。经过10小时连续奋战,四口井都顺利恢复正常生产。在井场奔波一宿的他却毫无倦意,回到作业区后继续跟踪观察生产参数变化。

这是陈显超日常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突发停电6次,他都迅速按照制定的管护措施联系、接取电泵液,确保来电即刻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产量影响。他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认可,获得了采油厂“油海之星”称号。

培育长寿井,撑起稳产脊梁

2021年初,陈显超成为采注运维一组副组长兼技术员,重点负责油井管护稳产上产工作。

陈显超认真分析油井生产参数,及时掌控油井生产变化,精细加药护理制度,严格监控洗井过程,把油井护理落到实处。风15-17井是他到采注运维一组后面临的第一个生产问题:由于“油包水”的产液特点以及套管气的影响,导致这口井反复出现生产异常。

“对于气体影响,可以采取安装定压放气阀并调整最小防冲距来解决。”面对问题,陈显超想到了解决办法,并立即与技术信息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探讨。建议被采纳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岗位员工落实并观察效果。“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会出现泵不工作的老问题,如何彻底根治呢?”他又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反复跟踪观察,决定小幅上调冲次,增大生产压差,缓解原油入泵困难,确保了风15-17井稳定生产。枣1510井受困于稠油影响,超过10吨的高交变载荷,成为高风险井。细心的陈显超尝试加降粘剂,发现行之有效但载荷起伏频繁,分析为浓度低且加药间隔时间长所致,于是他调整浓度并小剂量分时段加入,载荷终于下降并稳定生产。

在陈显超的不懈努力下,采注运维一组培育了3口生产周期超过1000天的长寿井,其中枣68-12井成为日产油6.5吨的高产井;所辖两口页岩油井,检泵周期由最初平均100天延长至480天。

苦练技能,破茧成蝶

陈显超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不断奋斗拼搏的意志,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石油人。凭着执着与坚毅,他一步一步努力向前,采油初级、采油中级、采油高级,2020年他如愿通过了采油工技师鉴定。随后,他又开始了集输工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取得集输初级证书。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2022年10月,陈显超参加了采油三厂“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暨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期间,他细心观摩其他选手训练,并把优秀选手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晚上回到家中反复观看学习并结合自身的操作习惯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操作技巧。他深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下苦功夫学,一本《采油工》被他翻起了毛边,遇到问题随时向周围人请教,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他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采油工操作的每一个科目,陈显超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挑灯夜战对于他来说已是习以为常。想要脱颖而出,不但需要理论操作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平日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他,训练中强迫自己大声地喊出来:“报告,准备完毕,请求开始!”“对角紧固!”“二次紧固!”……训练到最后,他变得自信开朗,沉着冷静。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超于常人的艰辛付出,陈显超在2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金牌。学无止境,他将向着采油高级技师的目标努奋进。

扎根南部油区,陈显超深爱着这片盛产黑金的土地。他坚定信心面对挑战,用精湛的业务技能与自信,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信念,唱响新一代石油人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