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汉代宫内收藏档案典籍之处,延续至今成为档案之别名。自然而然,“兰台人”亦成了档案工作者的别致雅称。
名虽雅,事繁杂,兰台工作值得一叙。今天,我们走进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兰台人,一品他们的兰台芳华。
兰台藏日月
每天早上,李红都会去档案库房检查,这里散发着岁月沉淀的特殊气息。她说,一般人刚进来,会闻不惯这个味道,而这个味道她已经闻了26年。
味道初始,与兰台相识。李红刚从事档案工作时,档案以纸质为主,陈列在档案柜里,像一座巨大的宝藏。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工作几年后单位引进了计算机,作为当时档案室最年轻的员工,李红凭借在学校里学过的计算机语言,编制了科学查询的小程序。二十年前,手工翻阅单井资料,仅一口井就需要翻十几本档案,而用了她编制的小程序后,几分钟就能查到需要的单井档案。“当借阅者都竖起大拇指夸赞自己时,觉得很有价值。”李红在手工时代用自己的智慧为档案管理注入了“电子味”。
走廊贴出了公示,丁勇明年退休,今天,她还在为相国寺储气库配套管道工程档案验收做准备工作。丁勇一直从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和档案系统管理等工作,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她印象最深的,是馆内完整保存的工程档案,帮助住户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让两个石油家属区960户成功办理不动产产权证。“我是兰台人,我骄傲。”丁勇笑起来时,亦如初入兰台时的神态。
曾华利两年前从川中油气矿档案室退休了,但她退休不退岗,继续为档案工作发光发热。在档案这条路上干了二十多年还不厌倦吗?她呵呵笑了:“感觉很愉快呢。”继而很认真地说,“档案需要一个传承,自己的经验传给年轻人,能让他们少走弯路。”
日月是万物,也是时光,所有过往,皆可收入。档案是历史的宝藏,一代代兰台人将青春与生命时光托付与伴,守候的日出月落、灿烂星光都珍藏在岁月的兰台里。
兰台有故事
闵军较上真了。
闵军,一位从事年鉴工作十余年的资深编辑,公司拍《青春红》纪录片时,为了确认石油师入川的数据跑了两次陕西。
都说石油师陆续入川,到底是成建制入川还是分散入川?入川是几百人还是上千人?到底是“许世杰”还是“许士杰”?面对众说纷纭,他“轴”了,要从故纸堆里找真相。
2019年9月,闵军从成都出发,坐着火车去西安,到了陕西省档案馆,却被告知所需档案现存在凤县后库管理处。当他转道宝鸡,乘中巴翻秦岭至凤县,才被告知没有国家档案馆批准,不能借阅复印件。同年11月初,拿到批文的他二上陕西,天空飘起了小雪。在解密的档案里,他终于找到了西南勘探队、西南地质处1953年至1954年的入川名册档案。
“刚哥,你是真的刚。”于刚的电话中又一次传来这样的声音。自称地质资料汇交“守门人”的于刚是中国石油聘任的勘探开发资料专家,他总是坚持各单位地质资料必须符合国家要求才能汇交的标准。“这是企业对国家的承诺和义务,必须维护咱企业的形象。”刚哥的“刚”来源于此。凭着这种“刚”,他硬是让数万件地质资料完整汇交。国家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的通报表扬,集团公司授予的“2017—2020年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就是对这种“刚”最大的认可。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办公室干了十来年的杨洋说,自从到了档案岗位上,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对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总是提醒大家将所有有价值的档案归档,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将档案工作前置,同事的科研项目刚开题,他就开始提醒对方做好归档工作。“是变得啰嗦起来了,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历史的空白。”对兰台人这个新身份,杨洋有自己的理解。
兰台蕴藏故事,本身就具有故事,兰台人在讲述兰台,犹如故事里的故事。
兰台心恒之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这是走进兰台就得扛在肩上的神圣职责,要的是一颗赤诚之心。
档案中心业务分管领导高琼,从四川大学档案专业毕业后,在档案专业领域深耕了二十五年之久,“兰台”二字对她来说远不止工作这么简单。
从参与起草制定集团公司最初的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到经手的每一份人事档案,她一直很清楚自己守护的是什么。驻守兰台,却不止兰台。每当员工退休,人事档案就成为退休工资审核的决定性依据。为了对得起每一个人的付出,高琼觉得跑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她去地方政府查,去员工故乡找,去四处走访问,穷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员工的出生年月、工龄等关键信息查证清楚,将历史还原。
除了埋头做事,作为管理者,高琼考虑最多的,是兰台人如何成长成才。
公司兰台人的年龄结构偏大,高琼就注重发掘和培养年轻人,压担子、传帮带,严格要求。同时,想法设法给大家搭平台,倡导员工多外出交流,学习互鉴,拓展工作思路。
张丽深有体会,在培训和锻炼中,她想到了“让档案说话”。作为档案管理科科长,她在领导的鼓励支持下,独立编撰了《红村记忆》,负责编撰《川油史记》丛书,策划出了一系列档案故事。“我们读档宣传视频在四川省档案馆和兰台之家公众号展播,在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这些年档案宣传才会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兰台人张丽眼中有光。去年她总结经验、牵头撰写的《用档案来讲石油经典故事》先后获评四川省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创新与开发利用优秀案例以及集团公司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优秀案例一等奖。短短几年,她已迅速成长为集团公司档案骨干人才。
“做兰台人的管理工作,一定要用真诚的心跟大家交流,积极为他们纾困解难,为大家办实事。”这是高琼的又一个管理心得。
今年,川东北气矿档案室的陈英评上了高级职称,她激动地说:“确实没有想到,既是冷门又在基层也能评上!”高琼成功帮兰台人打通成长渠道,不止陈英,今年公司档案系统另外2名员工也顺利通过高级职称评定,极大地鼓舞了档案系统士气。
除了新的活力,还有沉甸甸的荣誉。档案中心先后荣获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股份公司地质资料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四川油气田年鉴》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四川省、集团公司优秀成果奖,2020卷荣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专业年鉴特等奖。
时光流转,兰台始终忠守着那些日月,发生着那些故事,秉持着那颗初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兰台心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