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

    期次:第5471期    作者:罗杰

我的姥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对他的印象建立在姥姥家客厅墙上一个方正相框里的黑白相片,以及偶尔从家人们嘴里听到的只言片语。

小学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说姥爷是个热心肠、一根筋的人,邻里之间争执吵架,他总会“管闲事”去劝架。

初中的时候,我了解到姥爷生前在石油供应站工作,大院里的人提起他都会说一句,他是个好人。

高中的时候,在看到国庆阅兵仪式老兵出场时,妈妈开玩笑说:“让你姥姥把姥爷的勋章拿出来,他也有一盒呢。”

后来,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写申请书时,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我问她我们家是否有党员作为榜样让我写进入党申请书。妈妈说:“你姥爷就是党员啊。”我惊讶极了,这么多年我都未曾听说。从妈妈的描述里,我更多地了解了我的姥爷。

姥爷曾是一名军人,初入部队时大字不识一个,在部队里依靠自学,开始读书认字,并在这期间获得了先进。1950年姥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妈妈听姥爷说,在战场上,子弹擦着他的衣角飞过,听着周围传来的阵阵枪声,内心当然惧怕,但使命感又让自己不能退缩。在这样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姥爷的腿也中了弹,后来被送回国内疗伤。

退伍以后,姥爷转业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1958年从玉门调至当时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邻玉供应站,在那里担任仓储主任。在工作中他细心负责,对再小的事,也会认真对待。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口碑在邻里间一直很好。

难以想象那个在我童年印象里老实、固执,没什么存在感的人,是一名军人,是一名石油人。原来记忆里的一切都有迹可循,那些我听说过的画面仿佛在我的眼前上演。姥姥说姥爷一直教育小辈们要积极进取、踏实肯干,就像那个年代的众多石油人一样,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能源事业。

如今,物资分公司川南项目部就在泸州市邻玉镇,门旁的一处园林景观,我儿时无数次经过。园林里的树是姥爷生前亲手种下的,现在已成参天大树,而我也回到了这里工作。大树就静静地立在那里,迎来又送走一批又一批的石油人,但当我每天经过这里,再也不会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