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吴育杰)“发往井队的物资一定要反复检查,特别是编号和规格型号,务必要仔细再仔细!”11月21日,在川西钻探公司遂宁共享保障库,负责人肖新春正同员工们一起对发往大安1H26-2井的缸套、活塞、筛网等进行最后检查。
川西钻探公司坚持“共享一体化”发展思路,持续开展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工程技术、物资管理、后勤保障、应急资源共享。公司各钻井工程项目部根据钻井队分布特点适时调整共享集散地,在原有的人、车、物共享基础上,逐渐拓宽到党建资源、技术支撑、技能培训等方面共享。
公司组织保障服务队专业人员驻井代班,缓解生产压力。运用遂宁、江油两个共享保障库,各二级单位以及物资公司库房,储备大宗物资与常用消耗物资,首次在6支钻井队现场设立前线共享点,方便邻近钻井队随取随用。搭建可重复使用物资的共享平台,通过科学评估剩余价值,实现可重复使用物资快速高效再利用。
机修维保共享方面,公司统筹调整场地规划,合理调配人员提前上井办公,克服材料型号不匹配、技术资料不齐、维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强化质量检验三重复核以及现场监管,解决修理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技术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川东钻探公司、新疆分公司和试修公司23台钻机设备与128台件进厂设备修理任务,节约运费超10万元。
截至11月中旬,今年川西钻探公司累计开钻82口井,完钻91口井,钻井进尺突破43万米,实现共享使用211次,降本超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