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先锋扬帆起 文化引领显本色
余有金
勘探事业部党委书记、副经理、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文化是企业的源头活水和立身之本,是引领前行的精神力量。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整体部署,勘探事业部党委紧抓新时代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有效途径,深入落实合气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具体要求,形成具有特色的“勘探先锋”子文化,打造了一支敢打敢拼的石油勘探铁军,奏响无畏风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勘探号角。
坚持党的领导
激活文化传播引擎
党的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
勘探事业部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以党建文化凝聚发展合力,把员工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管控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结合勘探实践,形成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文化铸魂、安全生产、职工健康、廉政作风六大特色党建文化主题,探索搭建“五色”党建体系,进一步推动党建促发展走深走实。将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川油精神作为党的建设必修课,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依托智慧党建融媒体学习站、党建文化长廊、微信公众号及宣传专栏等形式,铺开党建文化宣传网络,纵向深入、横向拓宽党建文化宣贯路径,搭建起全覆盖学习的桥梁纽带。
坚持深度挖掘
激励文化精品创新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建设是展现精神风貌、鼓舞团队士气、塑造企业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勘探事业部党委坚持立足文化建设,加强正面宣传,开展正向引导,严格按照“对外从严、对内搞活”的原则,立足“矢志不渝找油找气”的初心使命,深入生产一线,挖掘树立典型,讲述勘探故事、传播勘探声音、展现勘探风采、彰显勘探担当。对内,通过师徒协议、岗位练兵等方式规范员工日常习惯,从点滴中实现文化引导向员工行为的有效转化,增强对企业管理的认同感。对外,在各类报刊媒体搭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创下原创微电影《矢志擒气龙》、新闻稿《我和我的父辈》在新华社点击率双双突破100万人次的新纪录,极大提升了品牌形象知名度与美誉度。
坚持青年培养
激发文化传承活力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勘探事业部党委始终将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着力点,深入推进文化引领战略与人才强企工程互融互促,强化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将企业文化扎根于人才“选、育、管、用”全过程。注重源头储备队伍,立足近期接替和远景储备,按照年龄结构、专业类别,培养推荐年轻后备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培养,将高校毕业生作为干部、人才队伍的预备力量,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人、感召人、影响人,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快速成长。依托公众号平台开辟“感悟·成长”专题栏目,为青年员工搭建多样化展示平台,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勘探事业部党委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文化引领、展示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实现勘探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公司打造新时代党建工作和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双标杆企业、夺取上产500亿新会战全面胜利贡献勘探力量。
穿透历史帷幔 催生奋发力量
杨亚宇
天然气研究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历史的认知和认同。上世纪50年代,轻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成立天然气组,这便是天然气研究院的前身。在70余年发展历程中,天然气研究院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在合气文化的浸润下,挖掘、提炼形成以“科创为天、精研报国”为内核的天研文化。
“科创为天、精研报国”8个字阐释了天研使命,即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旗,立足西南油气田公司,以科学技术支撑天然气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潜心研究,筑牢立身之本,报效国家,守护持续发展原动力。天研文化根植于合气文化中,与四川油气田始终同频共振,在传承川油精神的同时不断延伸、丰富其内涵,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文化应留存些什么?聚焦“四个一流”发展目标,天然气研究院靶向发力、延展边界,启动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形成系列文化成果。全面梳理历史人文进程,深挖历史脉络,搜寻发展历程重要人物及里程碑事件,探索院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还原中国炭黑和提氦工业奠基者、天然气研究院创始人张铁生的一间办公室、仿制留学皮箱等重要文化物件,极大提振士气。筹办科技创新特展,开展“天研历史老物件征集”活动,发布文化手册等,让过去的技术报告、物件重新展现,激发出催人奋进的新力量。
文化应感悟些什么?文化不应是单一的、束之高阁的符号,而应让人感受到蓬勃的力量。天然气研究院创新文化载体,组织“百年辉煌映初心、科技报国启新程”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拍摄《初创之路》纪录片,推出《三号信箱》《天研·传承》等微电影、科教人文视频,打造历史作品《微光》,创作舞台剧《归来仍是少年》,整理编撰《天研之歌》文化读本等,累累硕果皆是当代对历史的回应。开展“全民阅读,书香天研”系列读书分享活动,组织新入职员工开展“寻根溯源忆初心”主题团日活动,让后来者穿透历史的帷幔,寻找先辈奋斗的足迹。
文化应如何继往开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天研文化融入院高质量发展中,促进中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组织召开博士座谈会,紧密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关键瓶颈技术攻关和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质量,与川西北气矿、天然气净化总厂等兄弟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撑公司勘探开发生产。布局新能源业务、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眉山项目建设等,在文化指引下,通过平台建设夯基础、成果转化添动能,促进中心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文化传承既需存“物”,更需留“脉”。今日之天研,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未来之天研,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尖端的科技报效祖国。
传承优秀文化 筑牢攻坚意志
梁智鹏
页岩气研究院工会副主席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于新中国成立的贫油年代,已走过70余年,留下了铭刻在石油人骨血中的创业史、报国史和奋斗史,孕育出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锻造了底蕴深厚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过60多年耕耘,西南油气田公司将石油人的豪迈气概与古蜀文化相融合,积淀出以川油精神为根基的合气文化。
四川盆地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川油人几经探索,走出了一条从以油为主到油气并举再到以气为主的求实之路,将天然气生产融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开放共享、合作包容的姿态推动企业发展,让“和合共生、气美家国”成为共同的愿景和期盼。
合气文化具有显著的传承性和包容性。从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师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弘扬石油精神”;从“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到川油人扎根一方热土蓬勃发展,是精神的传承和包容推动合气文化在川渝这片热土孕育发展、茁壮成长。
合气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行业性。新时代提出“双碳”达标和绿色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的期盼融入“和合共生”,把尊重员工权益、个人与企业共成长的期许融入“气美家国”,形成“以调和促融合,以融合促共生,以共生促发展”的文化格局。
文化的传承终归于员工的认同。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学习前辈的态度作风,是老一辈石油人迎难而上、接续奋斗,绘成了如今油气田发展的美丽画卷。新时代石油人接好接力棒,战龙王、斗页岩,从致密的岩缝中找油气,续写川油人的辉煌赞歌。
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学习劳模先进的品格气概。风华60年,油气田涌现了一大批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他们是川油精神的时代表现,取岩心、绘地层,向地层深处不断探索,用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品质凝聚起一个时代的进取力量。
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追求。深刻认识奋进时代的磅礴伟力,无数石油人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撑起“绿色发展、奉献能源”的价值追求,立本职、守岗位,把热血挥洒在油气田这片热土,留给自己一个值得回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