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王纪顺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参加工作后成为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2012年以来,光通信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他从渝北站到了信通中心重庆总站,挑起了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担。
考验当前
11月7日上午,信通中心重庆总站的停车坝上,铁山坡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经理王纪顺刚接完承包商一个漫长的电话。铁山坡项目正在进行大湾清管站至川东北气矿架空光缆线路建设施工。他站在新一队将要出车换班的现场管理人员身边,嘱咐他们严格遵守施工作业的各项规定。“进入冬季了,坚决不能放松警惕。”
“工程未动、数字化先行,设备未投用、信息化系统先运行。”作为四川盆地铁山坡气田飞仙关组气藏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配套部分,铁山坡架空光缆、摄像头、Wi-Fi、电线等建设项目对后期输气管道铺设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铁山坡青山逶迤,沟壑纵横,从山脚的公路望去,处处都是近60°的陡坡峭壁,项目实施极其困难,时刻考验着一名项目经理对安全、进度、质量、协调的把控。
带队“迎战”
王纪顺负责的铁山坡项目从今年6月开工,预计明年3月完工。对于王纪顺来说,开展工作要突破的第一关就是转变员工观念。
团队成员7人,办公室就是会议室,免去一切繁文缛节,所有人在大办公室座位上开会。动员大会上,首先要讲清的,就是困难之处。从驻地到施工现场,单向车程5小时,高含硫地区施工之危,生活住宿条件之不便,王纪顺一一摊开来讲,不轻描淡写,不添油加醋。
党员干部当场表示带头上,工程技术办全员参与其中,明确分工,团结合作,铁山坡项目组队伍组建完成,王纪顺鼓舞大家,“既然决定了,再难都要干,既然决定要干,那就一定干好。”
8月中旬,达州宣汉高温持续了40多天。“王站,这边有两个立杆点在陡坡上,浮土堆深好几米,怎么运上去?”“老任,你动作慢点,先把坡上石块清理了,胶鞋踏紧了再往上爬。”为了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工,王纪顺和组员们通常清早6点就出门,中午回来时工衣早已被汗水打湿,必须更换一套。下午出门,晚上9点下山,工衣又得换一套。在王纪顺的带领下,项目组的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爬遍了山坡,队员们瘦了、黑了,看着反而更精神了。项目组在现场连续忙碌了50多天,王纪顺想女儿了,就在坡上捡了块木头,用小刀雕出个木头娃娃来。
登高望远
“苦干巧干不蛮干,大家要站得高,看得远。”项目整体涉及多部门多板块的合同签订,王纪顺需要多方协调落实。根据工程进度、物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协调把控采购、送货、验货、使用这一整套流程,协调施工人员工作量,做好防疫措施,做好特殊敏感时段升级管理,王纪顺要不断上传下达,明晰责任,落到实处。
站在山坡上注视着现场,王纪顺说,好的项目经理不会被具体的场景所困顿,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视角俯瞰全局。生产管理与施工管理相结合,“主动作为,提前谋划”——这便是王纪顺的管理理念,也是他一直信奉的准则。“铁山坡项目还没完,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但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看着远方,王纪顺话语铿锵、信心满满。
(徐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