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川中油气矿遂宁作业区磨溪党支部党员围坐在一起,认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磨溪党支部坚持发扬“支部建在队上”的优良传统和“上产就是上精神、上技能、上作风”的优秀经验,抓思想、练技能、促成长,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油气田铁军,有力助推磨溪雷一1气藏高效开发。
突出红旗
党建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必须过硬。”这是磨溪党支部始终坚持的员工培养理念。党员们分布在川渝两地4个区县,党支部通过“新区建设、党员先行”“急难险重、党员争先”“技术学习、党员示范”三大行动,充分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他们拧成一股绳、铸成一只拳,形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投入到攻坚上产中去。
“支部强化文化引领,在雷一1中心站建立红旗文化走廊,将30余年开发磨溪、上产嘉二、扩产雷口坡、试采龙王庙、建产灯影组的攻坚精神再学习再教育融入日常。”磨溪党支部副书记陈本学介绍道。磨溪党支部在弘扬“三上磨溪”奋斗精神、“五夺红旗”拼搏精神中传递责任使命,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杨忠,全国采气金银牌选手廖丁辉、陶奎等先进典型。
目前,磨溪气田已安全生产31年,累计产气逾150亿方,采收率达84%。去年,雷一1气藏首次实现“负递减”,3次荣获“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气田”称号,磨溪党支部也被评为集团公司基层党建“百面红旗”党组织。今年7月1日,遂宁作业区党委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磨溪党支部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示范党支部”称号。
突出平台
搭建提升素质能力
磨溪党支部以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大先锋榜样”陈本学扎根一线30年的成长路径为模板,为青年员工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职业成长规划,签订师徒协议,做到理论上面对面宣讲、业务上一对一指导、技能上手把手帮带。
2019年,磨溪党支部成立以党员技师、中心站长为骨干的专家工作室,按照日学周练、月考季赛的培训方式,以“小班制”“点餐制”为主,常态化推进员工技能培训。随着川中油气矿对中心井站标准化建设的投入,遂宁作业区全方位升级打造磨溪中心站及“本学练兵场”,每年完成新入职大学生入厂培训、班组长驻站培训等各类培训上百人次。
“支部坚持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党员骨干示范作用,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形成以‘60后’为导师、‘70后’‘80后’为支撑、‘90后’为后备的技能人才梯队。”在川中油气矿党建工作交流会上,党支部书记邓平容侃侃而谈。
磨溪党支部还牵头组建创新创效小组,深入开展“五新五小”活动,带领员工在管理方法、安全环保、工艺设备、运行成本等方面创新改进。目前,共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集团公司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西南油气田公司及川中油气矿创新成果10余项,累计节约创效逾百万元。
突出红色
担当锤炼过硬作风
2021年,磨溪党支部建立完善班组工作质量标准和考核规范,创新编制《雷一1总站中心站岗位工作质量手册》《一线业务流程指南》,实行属地管理区域承包制,对每项工作建立评分标准,全员参与考核管理,构建了具有特色“本学班”的班组自主管理生态,有效夯实了安全生产根基。
“遂宁作业区党委以磨溪党支部为示范,通过传承、固化党建工作好经验、好作法,探索形成新形势下企业‘12345’党建工作法(一创、两包、三联、四服务、五融合),让企业党建工作迸发出新活力。”作业区党委副书记张洁表示。
磨溪党支部以“12345”特色党建活动为主线,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定期开展“红旗责任片区”“红旗设备”“党员示范岗”“星级党员”“党员工作生活写实”等评比与考核,同时持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五清楚、六必访、六必谈”思想工作制度,让党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辅相成,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支部将继续做好传承与创新,用实际行动彰显支部作为,团结带领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奋力打造西南油气田公司老区管理标杆,为川中油气矿再上千万吨贡献新的力量!”面对未来,磨溪党支部书记邓平容满怀信心。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