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三厂纳米改性水驱单井试注顺利实施

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曙光初现

    期次:第5492期   

本报讯(通讯员  段旭昆)日前,采油三厂枣34区块自26-16井纳米改性水驱正式启泵试注,见到驱替效果,井组日增能力4.7吨,且呈稳步上升趋势,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曙光初现。

枣34区块位于采油三厂枣园油田自来屯开发区西部,是大港油田常规低渗油藏的典型代表。该类油藏受储层条件、注水水质等因素影响,区块注入压力高、上升快,难以实现有效驱替,面临产量递减大、稳产基础薄弱等开发难点,亟需攻关低渗油藏有效水驱。针对该类油藏特点,采油三厂研究出纳米改性水驱驱油体系,优选枣34区块自26-16井开展单井试注试验,进一步验证体系适应性及技术经济可行性,探索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方式。

实施过程中,采油三厂精细解读试验方案,明确单位分工,优化生产组织,有序开展单井试注。根据油藏物性、工艺特点,精细编制工艺方案,优选注入设备;积极组织现场勘察、更换井口、安装配套电力设施,确保过程无缝衔接;精心部署、积极协调,完成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风险识别交底、厂院联合验收,确保施工现场达到注入条件。10月23日,自26-16井开始现场注入,施工排量采用由低到高阶梯式注入方式,根据注入压力、井组见效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加强过程管控,做好流程衔接,确保项目连续运行并取得预期目标。截至目前,累注1103立方米,注入压力下降5兆帕,启动压力下降、吸水指示上升,实现有效注入,取得很好的驱替效果,其中3口受益油井见效,井组日产量由12.2吨升至16.9吨。

枣34区块单井纳米改性水驱试注顺利实施,并取得增油效果,初步论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为探索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方式提供了技术参考。下一步,技术人员将继续做好现场试注过程管控,加强动态分析,及时做好注采参数优化调整,取全取准相关资料,为实现纳米改性水驱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