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雪光 黄卫)采油三厂以“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采取分析套损原因、推进工艺革新、强化过程管理等举措,全面推进套损套变治理工作,助推采油厂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采油三厂累计实施套损井治理40口,其中油井19口,水井21口,日增能力42吨,累计增油6763吨,累计增注8.1万立方米,为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析套损原因,明确治理思路。采油三厂按照“严控增量、降低存量”的套损防治主线,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立足南部油区套损现状,对套损原因、套损类型、油田分布均取得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治理思路,由宏观的按油田分析,转向更细化的区块、单井精细分析,提出针对性预防治理措施。
推进工艺革新,寻求技术突破。4月份,官9-24井实施软金属胀管补贴,这是油田公司首次试验小井眼套管补贴,对玻璃钢小套管、侧钻井等小井眼套漏治理有借鉴意义。官27-40井采取环保型合成树脂胶凝材料高强度堵剂堵漏,堵漏后试压32兆帕合格,堵剂性能得到进一步论证。新技术的试验成功,突破了工艺技术瓶颈,激活了增产潜力。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治理质量。采油三厂建成套损井线上动态管理和防控平台,有力推动了套损治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视频会议开展技术交流,攻克一个个生产难题;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根据地质潜力、井筒难度、地面、动力运行等情况,周密部署,提前筹划,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提高套损井治理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