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程萌 刘文)年初以来,面对港西油田处于“特高采出、特高含水”双特高开发阶段的形势,采油五厂深化基础研究工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地质工艺协同发力,聚焦老区稳产基础薄弱、自然递减大、机采效率低、采液单耗高的瓶颈难题,将两块“好铁”熔成一炉“好钢”,为夺油上产提供强力支撑。
做好“三个转变”,打造科技创新新生态。转变“闲置资源无潜力、无效益”的旧观念,按照“先导试验、示范推动、规模实施”的新思路,创造“技术经济、地质工程、生产科研”三个一体化的好方法,抓住采油厂数智化建设契机,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技术技能人员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采油厂生机活力迸发。
精细“注水注聚”,打造产液结构新布局。紧紧围绕“持续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目标,运用“一藏一策、一井一策”新方法,从被动补充能量向主动激活驱替转变,持续提高油田采收率,有效减缓油田产量递减;注重注采结构同步优化,优先布局提液调参潜力,突出油藏开发研究与机采参数优化联研联动。年初以来,实施精细调水113口,日增加注入量1272立方米,同步实施受益井调参提液488口,增油8115吨,同比增加4178吨,有力支撑产量目标的实现。
优化生产参数,打造提效降耗新模式。进一步深挖节能潜力、减少用能环节、降低用能需求,着力构建更加简化、更加高效的油气勘探开发新模式。全方位优化举升工艺,动态调整生产参数,推广新型高效节能举升技术,试验不停机智能间抽新技术,电泵转电潜螺杆泵6口,低效井间开67井次,工艺参数优化543井次,累计提升系统效率16%,节电368万千瓦时,有效提升能效水平,控降能耗总量,压减碳排放量。
强化“两个精细”,打造长停井恢复新效益。精细计算“措施、检泵、开井”三项效益指标,精细组织运行,闲置资源再创新效益。按照“一井一工程”工作思路,从油藏潜力、工艺配套、综合评价、施工管理等四方面入手,突出井网重建,明确产量潜力,注重流场整体调控,做到“先算后干,有效再干”,提升长停井治理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治理长停井101口,开井率增加4.8%,累计增油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