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满山红叶时

    期次:第5465期    作者:□彭烟霏

那年,为采访三峡库区冬季保供,我乘高铁从成都赶到湖北利川,再转公共汽车,沿着318国道,在天黑前赶到万州城。318国道,东起上海,西到中尼边境的聂拉木,沿着北纬30度逶迤前行。在四川(重庆)境内,也是四川油气田主要勘探开发区,气田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国道两侧。

云安气田是四川盆地最东部的气田。

云安6井位于长江与彭溪河交汇口附近,井口海拔152米,三峡库区蓄水,这口井淹没在水下。为了继续采气,将原井口封死,在岸边建了一套模拟采气装置,成为中石油唯一的一口水下采气井。

守井的李伟,以前是钻井队的钻工,该井完井后,他主动申请留了下来。李伟清瘦、沉默,脸上布满淡淡的落寞,如江上的水雾。我们倚在站外的石栏杆上,有一句无一句闲聊。深秋的库区,蒹葭苍苍,大水泱泱。

李伟指着江面漂浮着的一只航标船,说井口就在下面。航标船是海事局安装的,离岸边大约300米,提醒过往的船只。每年3月到5月,三峡腾库,水位最浅下降到140米左右,原井口露出水面。无事的时候,李伟就走到井口边,扶着巨大的水泥墩,若有所思。

这口井是川东气田第一口百万方级气井。远离四川盆地天然气管网,就地销售,把天然气输送到云阳县城。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口井开辟了整个渝东北天然气市场。随着用户的增加,就新建了一条从万州到云阳的管道,穿越高山峡谷,与环四川盆地天然气管网相连,彻底解决了渝东北供气难的瓶颈问题。

顺江而下,采访用户三峡云海药业。云海药业是云阳县纳税大户,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企业。山里有一个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着半夏、川穹、麦冬、柴胡等有遥远诗意名字的中药材。每到雨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耕作画卷,就扑面而来。但三峡地区常年空气潮湿,药材需要烘烤。

董事长邹隆琼,其老爹原是重庆销售公司职工,从小耳濡目染,尽是头戴铝盔走天涯的职业浪漫,对石油有一种本能的亲近。当三峡云海药业提出用气申请后,重庆凯源公司迅速组织安评、环评,迅速设计、施工,以最快的速度供气。这让邹隆琼万分感叹,还是熟悉的中石油的味道。乃至当重庆凯源公司党群部要拍以此为故事的微电影时,邹董想亲自演自己,因为档期排不开,一直在遗憾。

三峡腹地,历史厚重,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鱼凫、咸鸟、白虎、龙蛇,四支巴人部落在此生生不息,其记载可追溯到《山海经》。同时,三峡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出川通道,战争与诗歌,乡愁与爱情,无尽的美食与壮美的山川闻名于世。

行走在青天白水,撸着串,吟着古诗,倒像一个古代的游侠,逍遥而自在。

李白朝辞白帝的浪漫,被演绎到极致,一生沉郁的杜甫,也大气磅礴地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摘录了渔歌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不论是晚唐胡人李珣的《巫山一段云》,还是当代舒婷的《神女峰》,在这段峡谷,面对乡愁和爱情,谁也说不起狠话。

抵达巫山时,正赶上三峡国际红叶节。暮秋初冬,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满山红叶开得温暖、热烈。这期间,燃气公司为保障红叶节平稳供气,都要做预案。三峡风燃气集团巫山分公司经理牟达生告诉我,在高离台附近,他们还预备了一台LNG气化装置,以备急需。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管道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采访完毕,心情大悦。窗外高峡平湖,人间烟火此起彼伏。想起1987年暮秋,我和青年画家刘醴泉在巫山萍水相逢,结伴采风写生。分别前,我们在一个小酒馆夜饮,突发奇想,互相交换船票。第二天,我沿着大宁河逆水而上,去了神农架,刘醴泉则拿着我的船票去了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