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紧急情况下,利用站场ESD系统远程控制,能在10秒内迅速关闭进出站阀门,保证全站安全。”11月1日,重庆气矿江北作业区两路中心站员工陈岚在介绍站场信息化建设时说道。
今年以来,江北作业区加快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发挥好数字信息化远程监控、智能管控、高效处置等功效,助力作业区强化风险管控、生产运行平稳和管理提质提效。
这个作业区按照“管用、够用、适用”的要求,加大信息化建设、物联网完善工程,开展相21井等18座站场阀室自控功能隐患治理,西南油气田2021年物联网站场自动化功能升级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作业区的数据采集、安全联锁与控制、安防状态监控等功能,形成以作业区调控中心为核心、5个中心站为枢纽、66个站场及阀室为单元的信息化管理架构,通过数字信息化运用,使34座站场实现无人值守。
作业区还优化完善“最强大脑”——调控中心“4+2+1+1”的运行模式,全面整合四大应用监控系统,实行生产调度、受控管理、应急指挥、施工作业监控、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等一体化运行。将调控中心工作重心转向生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管控以及应急能力建设,“两个现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作业区还积极开展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2022年,作业区已完成季度巡检3次、SCADA控制系统联合测试1次、应急抢险处置34次、系统功能优化4次、技术培训6次,共发现问题169个,已处理161个。通过梳理各中心站数据点、流程图、联锁远控阀门情况,结合实际制定SCADA系统功能联合测试计划,并有序推进各中心站所辖场站的测试,2022年共完成92个场站的SCADA系统功能联合测试,完成数据核准测试1029个、联锁及远程控制功能测试226项、HMI(人机界面)流程图核准测试77幅,共发现问题98项,整改90项。数据准确率较2021年的93%提升至98%。
(张虎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