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固井“蝶变”

长庆固井公司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期次:第5463期   


本报讯“大力推进数字赋能,全力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生产运行、工程数据管理和装备管理三大业务模块开发。”长庆固井公司在年初工作会上以富有前瞻性的战略视野提出全面强化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目前已经见到成效。截至11月7日,长庆固井公司一批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成果已初具雏形,智慧固井、一键式固井已经成为公司的“金名片”。

早在去年,长庆固井公司就提出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战略,以数字固井、智慧固井为目标,加快固井一体化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从传统的提前打点行囊、长途跋涉固井到高效智能、数字化固井,需要经历什么?长庆固井公司给出了答案。万事开头难。面对“智慧固井”这个庞大的命题,该公司今年全面深化信息化建设,按照“1115”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发布《2022年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建立专项任务清单8项,制定数字化固井中队试点方案,每月专题督办协调,按期推进节点目标。同时,固井专家智能支持中心(EISC)项目提上日程,负责项目建设的业务骨干多方走访开展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反复修改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验收。

今年5月25日,EISC项目在GJ23217队迎来首次亮相。负责项目建设的信息档案管理中心业务骨干农宁良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建立智能固井模型,动态模拟施工过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推送工作指令,提供远程技术支持。”“EISC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安全、高效、便捷的优势明显显现。”一名在油气固井行当工作了30年的老工人连连感叹。这些以往有点抽象的美好愿望,正在长庆固井公司一天天变为现实。

从数字化萌芽到点状应用,再到智能体系的形成,分步实施是保障落地的重要手段。由于固井中队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多系统、多层次、多技术、多专业相互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没有成型经验可以全面复制。为迅速找到适合公司实际的数字化建设道路,该公司坚持分类分步推进原则,以2022年建成2支数字化固井示范队为目标,依据各中队条件、生产能力等情况最终敲定“一气”GJ23217队、“一油”GJ12220队为试点率先推进数字化建设。

今年10月,西安片区工作人员与远在陇东合H32-2井固井施工现场的数字化工作室连线,测试新投用的远程控制系统。一键式固井亮剑GJ12220队革命老区陇东油气田,并取得首秀成功,这也意味着该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功,实现多点开花。

EISC项目、一键式固井运转的成功,为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拉开了公司智能化发展帷幕。如今公司正朝着2022年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努力着,数字化固井转型之路也将越走越稳健。

(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