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实践党建“四融引领”新模式 迈出质量效益稳健发展新步伐

    期次:第5486期   

大港油田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创作展演情景诗朗诵 《百年守初心永远跟党走》激发创业力量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油田公司职工、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建研究工作,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党建业务、国际化人才及其他综合类培训,年培训量超3万人次,是集员工培训、现场实践、技能评价、素质拓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下设党支部7个,教职工224人,党员146人,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65%。技术学院党委面对改革、稳定、发展的“三重命题”,强化党建引领,做实组织保障,服务转型实践,探索实践出了以党政融合、思想融汇、管理融通、工团融智为架构的“四融引领”党建工作模式,在学院转型、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引领发展理念准、发展成色足、发展动能强、发展质量高,实现了从严治党有成效、稳定局面有保证、核心业务有影响、引领转型有作为,为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学院力量”。

一、砥砺五载二次创业,党政融合统筹“一张蓝图”,领航发展蹄疾步稳

转型高质量发展,需立非常之志、尽非常之力、破非常之难。技术学院党委直面问题、主动作为,切实扛起转型、改革、发展的责任。合改革发展之举。2018年3月,随着改革政策落地,技术学院带着近四十年办学经验和历史积淀,开启了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培训业务转型的“创业之路”。上到战略精心谋划,下到一线落地生根。面对“油公司”模式、“归核化”发展的大形势,技术学院党委班子牢记“国之大者”“企之要情”,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中汲取办学治校的钥匙,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拥抱新领域、抓住新机遇,对标油田公司发展大局,立足“生产保障”职能定位,责任共担,目标共进,确立了立足油区、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实现人才智力支撑的发展新方向,全面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合务实精准之策。步子迈得准、迈得稳,才能迈出新气象、新成效。随着转型全面启动,加大市场调研、力争资质认证、搭建教师转型平台等30余项具体举措提上日程。2020年以来,技术学院党委以坚决打赢扭亏解困攻坚战为主攻方向,打破固有壁垒,明晰职能定位,党政合力落实“466”工作举措,照应各方关切、配置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拓宽业务范畴,统筹规划布局,在“青马工程”“青年干部骨干培训”“大学生入职培训”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推动建设天津工业游、心理健康培训、提质测试指导、红色教育等一批创新培训项目并获得成功,探索出合作办学、师资输出等一系列创效举措落地见效,实现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收入双增长,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多项创新发展举措赢得认可,培训中心被评为“天津市示范点”,以实践创新的行动展现了推动发展的主动。合战略谋划之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对于如何谋划好特色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技术学院党委始终落实党政沟通决策机制,执行领导班子、党政领导沟通制度,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全力围绕“油公司”模式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提高效率效益为中心,做大做强企业员工培训教育为己任,搭建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平台,努力向建成石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际化员工培训基地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学院党委积极发挥优势,构建多层次业务结构,拓展更广泛交流平台,成功申报天津工业游路线、天津市大中小学生研学路线,使学院发展路径延伸至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以改革谋新的思维绘就出质量发展的蓝图。

二、顺应发展凝聚共识,思想融汇贯通“一个认识”,解码发展破冰突围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转型受关注之高、聚声音之多、承压力之大前所未有。技术学院党委紧紧依托教职工情感认同和学院发展文化底蕴,以情感、目标、理念,引领改革、稳定、发展,充分发挥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以“人本”为核心,融汇情感共鸣,强心聚力。转型之初,教职工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保留学历教育的声音和畏难担忧情绪。学院党委及时发现接连出现的问题和苗头,并采取多种方式解疑释惑、疏导化解、妥善处置。整个改革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意见征集、领导联系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切实为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接“地气”、有“人气”的“温情”文化,引导教职工能够正确看待转型、主动适应转型,到积极参与转型,为改革发展赢得了支持。以“发展”为核心,融汇任务目标,拓展谋新。面对创效任务重、人员不足等实际困难,学院党委提升对外宣传力度,畅通内部传导带动,不断以转型发展良好形象提升集体荣誉感、自豪感,鼓励“行动者”、带动“观望者”、触动“留守者”,通过党员群众大讨论构建起深入推进转型发展、稳定学历教学秩序、实施共享运营模式、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完善激励约束政策、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六项工作共识”,引领全员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进而增强归属感、责任感。以“文化”为核心,融汇理念共识,磁吸日显。学院党委立足实际,全面深化“发展是硬道理”的企业文化基础,聚焦新形势新挑战,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油田公司“四精”“四创”“四增”特色文化理念,引导党员干部及教职工认清发展形势、明晰发展路径、靠实发展责任,逐步带领各级管理人员历练出了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的强烈意识,全体教职员工展现出了创新创效、服务发展的格局站位,逐步实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划桨开大船”的良好局面。

三、协同发力行稳致远,管理融通突出“一个步调”,驱动发展破局开路

技术学院党委将基层党建政治优势与经营管理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支部“搭台”、党员“唱戏”、发展“获益”。打通“党建+”机制,运行一体化强势能。党建搭平台、问题解开来。学院党委创新“决策—联合部署,目标—联合推进,评价—双向互动”的融通思路,以“四同步”为基础,实现改革转型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落实、重要举措推动,从党建视角衔接中心任务,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中推广“支部活力工程”“书记攻坚工程”“党员示范创建”、党员突击队,搭建新冠疫情“战时”组织生活、“争做安全先锋”系列活动等融合载体,“创最佳党日”活动逐年开展,以“共享”理念打造的党建共享阵地、共享学习中心,实现党建、工团、安全、心理等活动学习场所共建共享,使党员通过支部“握指成拳”、工作通过支部“协同高效”,持续释放基层党建和行政工作整体合力。覆盖“党员+”,成效升级化增动能。党员动起来、作用显出来。学院党委立足自身党员数量比例大、关键岗位覆盖全的特点优势,明确了党员在支部生活和业务管理中的“双主体”地位,紧扣发展目标任务,盯住经营管理重点难点,建立党员牵头的工作组、项目组,形成了推动“份内工作业更精、攻坚克难冲在前、中心工作同献策”的良好氛围,实现重要工作任务党员参与率100%,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管理提升、质量发展的动能。近年来,学院7个党员示范岗、2项示范项目受到油田公司党委表彰,涌现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杨可彬、市级思想政治先进个人张建华、油田公司劳模米胜国、油田公司“十大模范党支部书记”李敬春等先进代表。

四、全员参与全程聚焦,工团融智立足“一个目标”,助推发展蓄势前行

技术学院党委落实党建带动工建团建,不断为改革发展稳定输入正能量,带领教职工拿出激情、献出睿智,为推动实现学院发展和员工价值注入动力。助推服务保障质量。注重强化工团组织体系建设,培育暖心队伍、活力队伍、健康队伍、创新队伍,探索心理健康、体育文化等服务内容,积极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扎实开展“首创项目”“一团一品”品牌建设,紧贴教职工需求搭建教师座谈会、“最美女工”评选交流等沟通平台,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集结共谋发展力量。发挥工团桥梁纽带作用,关注教职工操心事、舒缓教职工烦心事、解决教职工揪心事,深入开展“面心实”活动,持续提升一线慰问、精准帮扶等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接地气、受欢迎的文化体育活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实现学院党委工作的有效延伸,让群众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释放创新创效能量。学院党委带领工团组织,聚焦党政所需、职工所愿、工团所能,持续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提质增效合建征集、创新创效攻关立项、青年“双争双创”等群众性活动,激发全员岗位创新、协同创新、跨界创新。近年来,先后有1名同志被评为油田公司劳动模范、2名青年职工被评为油田公司“十大杰出青年”“油田公司百名优秀青年”。

党建为底色,发展有亮色。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功能,以强党建为着力点、融业务为切入点、提质效为落脚点,深化拓展“一体推进”理念,使有机融合思路行动更加聚焦、管理路径优化联通、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品牌,引领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阔步前行,特别是在2021年打赢了扭亏解困翻身仗,实现了提质增效、扭亏为盈、效益发展的华丽转身,迈出质量效益稳健发展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