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改革" 扬帆市场

——大港油田车辆专业化管理工作纪实

    期次:第5484期   

■特约记者  孔令洋

10月21日,天津储气库分公司与车务管理中心举行车辆管理业务交接签字仪式,实现了车务管理由劳务输出向车务托管、部分接管再到车务整体接管的飞跃,标志着大港油田公司车辆专业化管理取得新突破。

“油公司”模式改革以来,车务管理中心以“建设专业化车务保障团队”为目标,秉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理念,制定“先周边、后中心、再港内、再港外”的车辆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以打造创业三路“试验田”为试点,努力把改革试点转化成经验示范,让专业服务助推油气上产,持续释放着车辆专业化管理的强大生命力。

衔接:时不我待  顺势而为

随着亏损企业治理的持续深入,车务管理中心提出车辆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吹响“为生存而战”的号角。该中心打破“机关-分公司-班组”三级直线型机构设置模式,探索实施“四科四部四公司”机构,进一步划小核算单元,总体压缩科级机构3个,整合精简岗位40余个,优化二三线岗位人员35人,机构、人员、岗位均实现“瘦身”,为车辆专业化管理快速行动、高效推进打牢组织基础。

该中心加快推进车务管理业务转型,积极拓展车辆管理服务市场,进一步明确规范车辆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在明确车辆专业化管理思路及方案的基础上,修订《业绩考核办法》,制定《车辆服务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为车辆专业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该中心积极与首汽集团天津分公司、同欣集团滨港公司等第三方合作,充分发挥油田公司车务管理平台作用。截至目前,租赁车辆23台,人员4人,创效85万元;中心拥有车辆管理、安全监督等专业化管理人员80人,锻炼培养项目管理人员16人,为车辆专业化管理提供了资源支持。

递进:落实责任  转型发展

“以改革起航、乘政策东风、拓市场扬帆”。近两年,车务管理中心先后在第四采油厂、天然气公司等单位,就所属单位车辆专业化管理开展实践,基本实现了交通安全、车辆运行管理的共享共建。

2021年,该中心接管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车辆管理服务任务,成为油田公司车辆专业化管理首次成功探索实践。学院将5台自有车辆资产划转到车务中心,该中心采取“固定租车+零点临派”模式保障学院用车。通过两个单位的合作,学院实现了公务用车和培训用车的可靠保障;车务中心实现增收150万元,劳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说2021年是车辆专业化管理改革的“从无到有”,那么2022年则是深化改革的“从有到精”。今年6月,在油田公司人事处等机关处室的大力协调下,该中心积极走访信息中心、采油工艺研究院等7家兄弟单位,目前与信息中心、石油工程研究院、物资供销公司等3家单位实现合作,新增业务6个,新增用车288台次,实现增收70余万元。特别是此次与天津储气库分公司的合作,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生产单位全部车辆管理与保障服务的重要实践,是该中心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贯通:联合作战  服务大局

术业有专攻。实施车辆专业化管理,用户单位不养车、不养人即可享受专业车辆管理服务,降低人工成本、车辆管理成本及车辆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规避交通安全风险与合规巡察风险。车务管理中心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推进自身扭亏减亏的基础上,确保油田公司交通安全平稳运行。

车辆专业化管理让车辆业务高效地完成“集结”,极大减轻了生产单位管理负担,使其更专注油气生产;车辆服务单位发挥人员、设备、管理专业化优势,形成“联合高效、合作共赢”的“车辆服务”保障力量,让服务油气生产的“绿色通道”变得更加畅通无阻、反应迅速、协调有序,使“油公司”模式改革转动的“车轮”成为助力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