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志)日前,第三钻井公司在吉林市场非常规井黑82G平5-5井,经过艰苦谈判,增补二氧化碳气侵费用19万元。这是该公司实施成本驱动策略的一个缩影。
年初以来,第三钻井公司在吉林探索市场化导向的成本驱动策略,向上与甲方谈判增收,向下与乙方协商减支,横向精诚合作控成本,从细节入手,全力推动市场创收、经营创效。
精打细算增收。该公司逐项测算甲方编制的服务价格,对标生产实际,对表向外支出,逐条与甲方协商,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吉林市场上调米费造价标准,取消柴油浮动上限等3项降价条款,降低了钻机类型结算分界点,造斜段定向工具结算由M+Gr变为LWD,平均单井增收数十万元。严格编审、确认、核对工程费用,与甲方谈判增补费用,保证资金回笼。吉林市场增补了二氧化碳三级井控风险井液气分离器、重浆等附加项目的结算金额,增补了表层测声幅、稳斜段使用MWD,增补了非常规庙西顶驱使用费。
精益管理节支。该公司按照支出不高于甲方价格的要求,参照渤海钻探内部结算价格,与内部协作单位商谈相关服务费用,达到与甲方结算价格基本一致的效果。针对钻机搬迁、设备运输、零星用车等内部单位无法提供服务保障的项目,按照低价中标的方法,做到应招尽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支出。其中,运输费用,在原市场价格基础上降低5%,招标结果在降价5%基础上再降10%。
精诚合作控成本。该公司坚持“钻井龙头”定位,与协作单位共进共建共享市场,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服务优势,保证新拓市场综合利益最大化。和管具与井控技术服务分公司合作,在吉林区域建立井控设备试压基地,免费提供设备试压服务,既解决了井控设备外送试压问题,又节省了每口井1万元试压费用。根据甲方工程服务要求和自身生产实际需求,实施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策略,逐一梳理支出项目,逐家对接承包单位,逐条协商降支渠道,有效提升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根据气候特点,与国际物资供应方合作,超前预存0号柴油2000吨,与使用-35号柴油相比节约170万元。